第(3/3)頁 其四是因修士身份特殊,無人敢于反駁,容易“言出法隨”; 其五是修士常年修行,不擅俗務、不通民生,決策容易偏離; 其六是修士擔任道職,會有截留修行資源為己用的貪墨風險; 其七是修士一旦行惡為私,無人能夠制約; 其八是修士加入十方叢林,其遷轉升黜無法度可以考量。 洋洋灑灑八條危害,前兩條是對修士自身修行的危害,后面六條是對十方叢林的危害,列舉詳盡,說服力十足。 趙云翼知道,這篇疏文是典造院左典造景致摩起草的,疏文中的主張,也是他最先提出來的。 據說當年此人與趙致然有嫌隙,一直反對趙致然在川省十方叢林中任職。其后在葉雪關公推之時,被趙然拉下馬來,丟了天鶴宮監院一職,以至于無臉再在川省十方叢林中廝混。 但凡了解這段背景的,都知道這是景致摩“公報私仇”,但不管他處于什么用心,在十方叢林所有俗道們的眼里,這片疏文絕對是好文,其所提主張絕對符合所有十方叢林俗道們的意愿! 這就夠了,還需要考慮用心嗎? 就本心來說,趙大都管也是贊同的,十方叢林中最好一個修士都沒有,否則你叫大伙兒怎么做事?只不過趙致然此人,很得玄元觀監院李師弟的看重,同時又與自家兒子交好,算得上站在自己一邊的人。 趙云翼不希望十方叢林運行數百年的規矩被打亂,但并不反對有一個站在自己一方的特例存在,如果使用得當的話,這個特例說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難道不是嗎? 這份疏文呈遞到他手上已經五天了,權衡了那么久,他今日終于提筆進行了稍許改動。 前文一字未增,一字未刪,趙云翼在末尾添了一句最普普通通的話:此令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