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使節-《道門法則》
第(2/3)頁
張居正笑道:“去歲時,得遇趙方丈,為方丈氣度所折服,方丈還指教于我,讓我好生讀書,將來成為于道于國的有用之才,于是發奮努力,秋闈僥幸得中,今年開春入京應試,又被圣上賜了進士出身,入六科觀政,于前個月剛放了行人司行人。前些日子行人司遴選副使前往興慶,聽說正使是谷陽縣趙方丈,下官當即請命,特來趙方丈身前聽令。”
趙然對張居正很有好感,也不知此張居正和彼張居正有沒有關系,但無論如何,都打算好好“栽培”一下他的,于是把臂前行,入了中軍大帳。
坐定之后,張居正又道:“下官自京城出來后,一路不敢怠慢,專程上了廬山,有幸得趙大都管親自接見,趙大都管叮囑下官一定要謹遵趙方丈的命令,辦好這趟差事,并將趙方丈的文書也一并帶來了,嗯,還有旌節,請方丈過目。”
趙然接過文書看了看,這是以簡寂觀的名義下達的公文,言明以谷陽縣方丈趙致然為道門特使,前往夏國佛門辦理公務,奉還佛門高僧的虹體,沿路軍民聽令便宜行事云云。
再看旌節,是根八尺長的銅桿,握在手中不顯分量,想必是中空的。桿子上綴著牦牛尾,又飾以雀翎等物,顯得很是古樸。
文書發自簡寂觀,表示這是道門的事務;旌節來自朝廷,表明趙然是代表大明朝廷的國使。兩項合一,趙然的身份就補全了。
眼望旌節和文書,趙然再次莫名陷入遐想之中,暗道老子如今居然也混了個“持節出使”的名頭,如此一來,怕是可以列入史冊了吧?
交接完畢,正使和副使便都有了,趙然表示自己想要歇息一會兒,張居正便請辭告退。
趙然見一直陪同著的軍將始終老老實實站著,并未因自己要“歇息”而離去,于是心中有數,和顏悅色道:“這位將軍請坐。”
那軍將忙道:“在天使面前,哪兒有末將的位子,小將站著就好,趙方丈有什么吩咐,盡管告知末將,末將如今署理紅原守御所守御差遣。”
趙然點了點頭,問:“守御可是姓寧、諱德壽?”
那軍將咧嘴笑了:“承蒙趙方丈記掛,末將不勝惶恐。”
趙然道:“我與張忠道乃是故交,當日趙大都管為他取字‘忠道’之時,我便在左近的,呵呵。我與他把酒相談時,他向我提及過寧守御,說寧守御是他的生死弟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