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道門法則》
第(3/3)頁
靈州本為唐時重鎮,佛門西遷之后,為夏國翔慶軍司駐地,與興慶并稱東西二京,是堪與國都興慶府相提并論的西夏大城。
趙然曾在興慶府待了一年半,知道靈州是黨項拓跋氏的發家之處,不僅駐軍的翔慶軍司是李氏執掌,李氏上層一系的貴族基本上都盤踞于此。對于年幼的國主李乾順來說,靈州就是李氏的基本盤,是他占據國主之位最堅實的保障。
趙然身為成安的時候,他是站在后族一方的,是不折不扣的后黨,對于帝黨,他的觀感并不好,除去生意上的原因,更因為帝黨中云集著西夏最大的反明派—其中大多數都是叛逃過來的明人。
當然,如今趙然身為明使,他和同為副使的張居正哪里也去不了,只能乖乖等候在暫居的官驛中,等待下一步天龍院的安排,故此他也見不到這些李氏貴族。
趙然誰也見不著,每日里除了應付張居正和明覺外,空下來的時間都優先用在煉化功德力上。自武當山吸納了大量功德力后已經一個多月了,他原本脹滿功德力的兩個金丹如今算是稍有好轉,雖然依舊滿滿當當,可卻總算是不再“腹痛如絞”了。
他體內每天固定生成一百零八滴精元,全數煉化也不過是一盞茶的工夫,剩余的大部分時間都無所事事,只能不停的畫符畫符再畫符,金甲金兵符也不知畫了多少張,以此來打發閑暇時光。
八月十二日,天龍院又來了幾位大和尚,這個堂、那個堂,趙然都默默記了下來,知道這是天龍院第二波迎接虹體的僧侶,禮的是玄慈虹體,與他并不相干。除了和尚外,也來了幾位朝堂高官,在這些人中,他卻看到一個熟人,御史中丞費聽慶夏,黨項八部之一、費聽家的大佬。
費聽慶夏是中立派的人物,既不是后黨,也不是帝黨,作為西夏朝廷的迎接代表,也算適得其所。
第二波迎奉隊伍到來后,趙然一行再次啟程,經過兩天前行,于八月十五日抵達興慶——八月十六就是天龍院大法會,時間拿捏得剛剛好。
興慶府對于趙然來說,不要太熟悉,仰望那高高的城門,經過那一條條街道,看著那一座座牌坊,趙然很是恍惚。離開興慶近四年,卻以國使的身份堂而皇之回來,世事之奇,當真難以預料。
https: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