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松州-《道門法則》
第(3/3)頁
白騰鳴告訴趙然,他的職司的確是白馬院方丈,這是總觀監院趙云樓親自授意布置的,但因為趙然出使西夏,所以天鶴宮杜騰會那邊還未下達文書。但據他所知,杜騰會已經召開過天鶴宮三都議事予以通過,就等趙然回來。
心里有了底,趙然便下山前往松州。
整個松藩地區被劃分為四個縣,紅原特區是白馬院,永鎮縣是靈蛇院,小河縣為龜壽院,松藩縣為飛龍院。
上述四縣的四十三萬部民、百姓,以及總計七萬明軍,在大明的官方設置中以川西總督府統領,在道門的布道上,則由天鶴宮直轄。在級別上,川西總督府和天鶴宮都要比各州府高出半格。
松藩縣便是原先的松藩衛駐地,也是整個松藩地區最核心的地方,部民百姓總計二十萬,占了松藩地區人口的將近一半。
實際上,在嘉靖十九年以前,還沒有設置松藩縣的時候,這里主要由松州和藩州兩座軍事重鎮構成,各自屯駐著大量明軍,并在明軍的保護下,形成了大量松藩人口的聚集。
松州城和藩州城相距不過十里,互為犄角之勢,可以視為一個整體。故此在嘉靖二十年設置道院的時候,將藩州城中的藩州廟直接改為了飛龍院,而將松州城中的松州廟改為了天鶴宮。
松藩縣在紅原特區的正東方向二百里外,這條路不好走,沒有正經的官道,中途還要渡過黑水河,以及一片沼澤。
不過趙然有種驢君在手,道路的問題不是什么大問題,下午出發,第二天大早上便趕到了松州城。
如今的松州城已經不復當年大戰時的緊張氣象,在和北方的藩州城之間,開辟了大量農田,兩城之間新修的官道上,許多地段都沿路建起了不少房屋,將兩座城池緊緊聯系在一起,幾乎快要成為一體。
趙然暗自點頭,白馬山大戰才剛剛過去三年,這里就恢復了生氣,初顯繁榮景象,別看杜騰會十分官僚,但在治理地方上,還是很有功力的。
進入松州城內,沿街來到城中最中心的位置,這里就是原來的松州廟,現在經過擴建翻修后的天鶴宮。
按例來到門房,遞入門貼。人的名樹的影,那天鶴宮值守的客堂火工見了帖子上寫著的名姓,渾身就一激靈,忙將手中那個一兩重的小銀錠塞回給趙然,也顧不得施禮,只是道了聲“趙方丈稍坐”,便慌慌張張進去稟告了。
https: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