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白馬院同道-《道門法則》
第(1/3)頁
十月二十八日,趙然來到了兩過城門而不入的紅原,這次,他終于要入城了。
紅原縣城是在原來邛溪鎮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原來鎮上本是沒有城墻的,升格為紅原縣治所后,在白馬院監院袁灝的努力下,才開始修建城墻。
但從動工開始到現在,修了兩年半,也才修成了一道周長二里多,高不過齊胸的土墻。但這道土墻的根基卻打得很厚實,足有一丈多厚,上面可容五馬并行。
趙然試著伸手捶了捶,發現很是堅固,可見袁灝打的主意是慢慢修葺,可以不追求工程的進度,卻在保證質量上狠下工夫,此人做事還是比較穩健的。
簡單看完了城墻的情況,趙然便來到東門外。袁灝帶著白馬院大群道士已經恭候于此,見了趙然,連忙抱拳躬身,齊聲道:“恭迎趙方丈!”
趙然連忙雙手虛扶,迭聲道:“諸位請起,諸位請起,都是同道,何必如此多禮。”
眾道士直起身來,仔細打量趙然,心下均道:“傳言果然不虛,這位道長當真年輕。”
還有的在想:“聽說這位是館閣中的仙師,也不知主持我紅原縣布道,究竟會是何等光景。”
領頭的袁灝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原本是川西總督府的幕僚,舉人出身,能夠坐到白馬院監院的位置上主持紅原政務,全賴他在白馬山大戰中的杰出表現,受到了當時的總督周峼不遺余力的舉薦。
白馬院是道院和官衙合一的體制,一半道士來自官府,一半來自道門,這就是當年趙然在葉雪關大議事時所獻的方略,與松藩地區其他道院也不同,在整個大明是頭一份,故此杜騰會才說這里是特殊中的特殊。
就聽袁灝道:“早聞趙道長要來白馬院,我等齊感振奮,今日終于將道長盼來了,當真是白馬院之幸,紅原之幸!”
趙然連忙遜謝:“怎敢當袁監院此語,白馬院的事務,還有賴袁監院和諸位同道鼎力相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