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財務狀況-《道門法則》
第(2/3)頁
盧方主道:“白馬部大小十七寨,都在哲波山里,以哲波寨為主寨;查馬部十一寨、筇河部六寨同樣如此,各自居于羊拱山和海子山中。原本他們還在山下草場放牧,但自從黨項人提出要他們歸還搶去的牛羊之后,三部各寨都縮進了山里,下來的不多了。尤其是去年正月發生了明軍圍堵哲波寨一事之后,三部基本都在山中耕作放牧,很少下山。至于這些草場,向來無人過問的。”
趙然又問:“老盧你這么說來,哲波山、羊拱山和海子山中,條件是很優渥的了?”
盧方主點頭:“這三座山我都進去過,里面緩坡、谷地不少,三部加起來不過六萬多人,也有說七萬多人,據我看,哪怕十多萬人,也足夠在里面過活的了。”
趙然忍不住嘆道:“都是好地方啊,為何白馬院沒有將這些草場收檔登記?”
盧方主道:“原本也是這么想的,但自從黨項人為耕地的事情鬧出來之后,曾方丈就小心了很多,想要和三部頭人商議草場的劃分和歸屬,等商談妥當了在入檔,但從去年正月之后,此事便停頓了,三部根本不和咱們見面,我帶人過來了幾次,都不讓進山。再者,現在從內地吸納流民和無主之地的農戶比較困難,紅原地廣人稀,暫時也用不到這些草場。”
趙然搖了搖頭:“人家千里跋涉來到這里,以為能夠分田,結果還是給人打工,而且是給黨項人打工,誰會愿意過來?”
“方丈說得極是。”
十一月底,用了近二十天時間,大致將紅原走了一遍的趙然回到了白馬院,回來之后,顧不得歇息,重新將白馬院關于耕地、草場的記檔文書,以及賬房今年的賬本找出來詳細過目。
第二次再看這些文書,對情況就更加清楚了。
在白馬院典造房的檔籍中,共有耕地兩萬八千畝,全部都是“有主”之地,也就是登記為黨項人的土地,同時記檔的還有四萬畝草場,其中兩萬畝登記為黨項人所有,剩下兩萬畝確認無主。
白馬院今年的收入共有四筆,第一筆是天鶴宮下撥的薪俸銀子,也就是常說的人頭費,按人撥付,其中九成多下發給道士們,剩余兩成作為辦事的銀錢,也就是公務費,公務費的大頭還是消耗在了飯食上。總計三千二百兩。
薪俸之中,方丈和監院為頭等,各一百二十兩;三都為次等,各九十六兩;八大執事減次,為各六十兩;五主十八頭再次,為各三十六兩;最末是念經道童,各二十四兩;另外還有天鶴宮批復的五十名火工居士,各十二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