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道門法則》
第(1/3)頁
身為一名有責任心的道士,趙然每年的新年都與休沐無緣,守歲完畢之后,便立刻返回白馬院,連續主持四場齋醮。
在主持齋醮的同時,他收到了兩份公文。
其一是嘉靖二十三年《信力簿》,趙然迫不及待的翻到四川一篇。川省全年信力總值達到五千五百零七萬圭,在大明各省排名上升一位,達到了第八。
再看龍安府,全年信力總值達到三百一十五萬圭,排名同樣上升一位,列在第十,比人數多出一倍的潼川府只少五十萬圭。其中,谷陽縣一縣便達到一百五十萬圭,占了整個龍安府四成還多。
趙然最關注的,還是排名全省最末的松藩。松藩的信力總值比去年增長五成多,從三十八萬圭上升到了五十八萬圭,增速相當可觀。
再翻各縣院排名,在松藩四縣中,排第一的是松藩縣,包括了天鶴宮和飛龍院,排在第二位的是永鎮縣靈蛇院,后面兩位分別是紅原特別布道區白馬院和小河縣龜壽院。
白馬院嘉靖二十年的信力是一萬九千圭,嘉靖二十一年為兩萬零三百圭。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趙然就任白馬院方丈,當年信力值上升到兩萬三千圭。
嘉靖二十三年,白馬院信力值暴增至十三萬八千七百圭,足足漲了六倍多!其中的三月份是增長最速的月份,趙然記得很清楚,當月就超過了去年全年,引得總觀九州閣專門下文查證。
就在這一年,白馬院實現了信力值的跨越式發展,直接從整個松藩的最末一名,彎道超車,越過了原來排名第三的小河龜壽院,比龜壽院多出三萬六千圭。整個松藩增長的二十萬圭里,白馬院貢獻了十一萬五千圭,占比超過一半。
站在宗圣館的角度算賬,這五十八萬圭信力值,宗圣館可以使用的份額是三十四萬八千圭,可以為四名黃冠授箓,或者給九名羽士授箓,又或者給十九名道士授箓。
每年公布的《信力簿》是趙然最愛看的公文,他此刻一頁一頁的翻閱,一行一行的盤算,當真是樂趣無窮。
不過,等看完松藩和白馬院信力情況后,再重新回過頭來翻閱各省信力,好心情就被打磨下去了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