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材料-《道門法則》
第(2/3)頁
因為征募人員充足,所以原定等北線竣工后再開工的南線,提前了一個月開始,筑路的主力便是這一千部民。
趙然身穿法袍,在開工之前做了一個科儀,不過這回應者寥寥,與西線和北線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也不以為意,科儀之后肯定還有手段,到時候各種神跡出現,想來這些部民們的反應一定很精彩。
時間進入七月,南線工程也已經開工了一個月,相對于西線和北線,趙然在南線布置的妖修很少,如五色大師、青田居士、黃角大仙、飛龍子等,隔三差五才去上一次,活也不多干——干多了,工程進度太快,還怎么讓這條路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妖修們過去,就是為了人前顯圣,平整幾丈道路就撤,或者搬運幾方碎石和泥土就消失。當然,為了保持神秘感,依舊是選擇在黑夜之中,但卻不再避諱部民們起夜圍觀。
九天鳳凰、東海龍王、昆侖麒麟、老君青牛之類的傳說在部民中喧囂塵上,以至于從當月開始,陸陸續續有些部民來到了白馬院敬香。趙然十分欣慰,這是白馬院從成立之后的五年來,第一次收到來自三部部民們的信力,雖然不多,但畢竟是開局了。
白馬院的工錢是這么發的:每一位頭人,按照送來的部民人頭領取每人十二文的工錢,然后他們將回扣交給保忠,保忠給出不削減下個月員額的承諾,然后將回扣交回給白馬院,白馬院再向每一個前來做工的部民發放當天每人五文的工錢。
與此同時,白馬院動員城中的商戶,在筇河部所居的海子山下開設了幾間雜貨鋪,售賣糧食、食鹽、布匹、農具、鍋碗瓢盆、醬菜等,甚至開設了酒廝。過了大半個月,連貨站也設了一個,專門收購山里的特產。
幾間鋪子的開張,給封閉了數年之久的海子山打開了一個和外界交流的平臺,筇河部的部民們在將掙到的工錢花完之后,又回到家中,將自家積攢的牛皮、羊皮、藥材等等拿出來,到貨站換取銀錢,然后再去商鋪中大肆采購一番,剩余的則吆三喝五前去酒樓聚飲。
為了維持市面、保護部民們的權益,讓他們能夠以公平的價格參與市場買賣,白馬院先后在這里又設置了方堂海子山派出所、典造房直通辦事廳,僅僅一個多月的工夫,一條小小的街道便初步成型。
保忠一家搬到了這條小街上常駐,同時被委任為海子山派出所的副所長,不過,卻是孤身一人,他上頭沒有所長,下頭也沒有兵,一個人肩負起了小街的治安重擔。同時,他私下里還有一個掌管部民上工員額的權力。
他雖然只是一個火工居士,但在海子山筇河部的部民眼中,卻是官面人物,代表著白馬院在這條小街上的權威,所以整日介都在忙活著接待前來拜見的筇河部大小頭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