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機會-《道門法則》
第(2/3)頁
“就叫《君山筆記—世俗版》。”
將袁灝送出書房,趙然在一堆黑材料中挑挑揀揀,最后敲定了一篇嘉靖十九年五月的夏軍軍議記錄,說的是鎮守葫蘆隘的夏軍商議軍糧晚到的補償措施。
主持軍議的葫蘆隘主將、東南監軍司都巡檢使李光憲非常苦惱,白馬山大營摧糧甚急,可關隘中存糧不夠,本該七天前便送到的軍糧卻遲遲未到,如何應對,是擺在李光憲面前的一個大難題。
軍議的結果,就是派遣一百名軍士,除去軍服鎧甲,冒充盜匪,前往齊窮寨搶糧。
趙然聽說,李光憲在葫蘆隘被攻破的時候,成功轉進脫身,如今依舊在重建的東南監軍司中任職。此君姓李,是拓跋家的人,但很顯然并沒有打入王族的內部核心圈,否則不會只是個都司。
他當年對趙然這位成東家非常客氣,趙然過關回明的時候,也殷勤相待,陪了許多笑臉,趙然對他印象還算不錯。但事到如今,趙然也只能默默向這位老兄道歉了。
趙然從西夏回來的時候,曾經將柔安郡主這一后黨派系向他索要白馬山大戰內部材料的事情報告了東方禮,此刻真開始實施,自然還要再告知一遍,凡事多請示多匯報,這肯定是沒有錯的。
東方禮看完他準備發過去的材料后回復:“可發。”并詢問趙然,今后是否成為常態,還有多少材料要發過去。在得了趙然的答復之后,東方禮要求他,每次發材料之前,都要讓自己過目。趙然對此自是毫無疑義。
將這份記載整理好后,趙然以飛符發給白庚,向白庚叮囑:“將文字賣給金波會所成東家,讓他們拿兩百個漢人奴隸民來換。”
白庚很快回復:“衛使,這么干不好吧?販賣消息,這可是大罪。”
趙然回復:“放心吧,我還能害了你?”
趙然不知道,在西夏一共有多少漢人奴隸,但他預估中,單是白馬山大戰,西夏人所俘獲的漢民、戰俘等等,就不下十萬。明軍取得白馬山大捷之后,曾與西夏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換俘,單是那一次換俘,就換回了近萬明軍,明人在西夏中的數量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到了八月底的時候,西線和北線都已經完成了竣工,紅原通往月亮渡和切瓦河谷的通道打通,運送物資的大車可以高效的往來兩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