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半個時辰不到,南門外就發(fā)現(xiàn)了西夏軍兵,八百步卒結隊而來,當先是十余名修士及二十余員騎將。 騎將中簇擁著的,正是白馬強鎮(zhèn)監(jiān)軍司左廂指揮使吳化紋。 在吳化紋的催促之中,大隊來到南門前,沒有旌旗儀仗,沒有列隊叫陣,沒有“來將通名”,時辰緊急,不可能耐心圍城扎營。 一員都司在吳化紋身旁道:“指揮使,大門緊閉,沒法直沖而入?!? 吳化紋道:“也是常理,未出意料之外,抓緊時間破城吧?!? 身邊簇擁的幾個修士頓時橫向分開,幾名騎將勒轉馬頭,將后隊軍兵調了上來。 橫向分開的四名修士口誦佛咒,幾道光華漫天升起,這是護軍光盾,可攔截道門大范圍殺傷的道術。但凡大范圍殺傷性法術,攻擊截點都很分散,行不成突破力,用這種法力光盾都能做到有效攔截。 當然,遇到法弩之類的法器,光盾的效果就沒那么明顯了,需要依靠軍兵個人的法盾之類法器才能抵御。對于大軍來說,最怕的就是在無防護的情形下遭受大范圍法術攻擊,至于幾名、幾十名軍士在作戰(zhàn)時的死亡,這屬于正常戰(zhàn)損。 光盾撐起之后,一名修士從儲物法器中拍出一桿金杵,這桿金杵拳頭般粗細,長約三丈。一隊步跋子披上重甲,扛著金杵,加速向城門奔去,這是準備撞開城門了。 直至此刻,城墻上依然毫無動靜。 吳化紋見那城墻并不高,也就兩丈左右,尤其上層的三尺城墻與下層涇渭分明,有新泥之色,于是吩咐:“同時登墻?!? 一名小將下馬,親率五十輕甲健卒趕到城下,兩人為凳,一人上踩,往上用力一送,十余名健卒被送至城頭高處,堪堪伸手吊住城墻邊緣,向上努力攀爬。 與此同時,撞門的步跋子扛著金杵也到了城門處,只聽一聲悶響,城門輕輕一晃,掉落許多土灰。 這隊步跋子呼喝著號子,后退十余步,再次加速,扛著金杵撞向城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