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養家之難-《道門法則》
第(2/3)頁
宗圣館之前因為山門新立,每個人的“月俸”從來沒有下發過。這次回去以后,趙然也準備發“月俸”了。
按照九姑娘龍虎山的算法,不斗法的情況下,按最低標準,即修行消耗與月俸之間對半開的比例,提供一個金丹修士修行,每年至少需要耗費三百兩銀子,黃冠以下都差不多是二百兩銀子左右。大法師以上,則是五百兩銀子左右。
這么算下來,宗圣館目前什么都不干,每年用來養人提供修煉的銀子,就要八千兩左右,這里頭當然也包括樓觀和問情宗在洞天中的俗道。如果再要給那幫子靈妖和散修開薪俸,這個數字還要翻倍。兩項相加,每年最低標準是兩萬兩。
這兩萬銀子里還不包括宗圣館現今最大的消耗——飛符,這都是趙然直接從庫里取材料,由大家一起煉制的,如果要算這一筆的話,最少還要增加兩萬銀子,其中趙然自己就是最大的用戶。
也難怪大家都不怎么愛用飛符,這玩意兒確實太貴了。
去年天鶴宮匯集四縣的上繳之后,提供給宗圣館的供奉銀是九千兩,糧食折合三千二百兩,絹布折合一千五百兩,其余丹砂、符紙、靈材等等大約有個四五千兩,加起來一萬七八千兩,連最低的維持費都不夠。
當然,松藩每年上繳的修行資源都在增長,等過上幾年,想必達到川省普通州府銀子三萬兩、其余物資折合兩萬的平均水平不是問題,不過在此之前,全賴趙然想辦法摟錢補窟窿了——目前看上去,至少二十年內不用發愁了。
趙然通過這次的測算,也更加理解了一件事,為何當年樓觀和問情宗從華云館遷離的時候,長老堂其余各位長老是多么的歡欣鼓舞。并且也由此更加深深的體會到,至今仍然留在華云館中的那十六家宗門,日子過得多么苦癟了。
等到簽完六方協議,蓉娘、東方敬和陸西星都要趕回本閣,各自向家里長輩詳細稟告,樓觀一行也準備搭乘清羽寶翅回歸大君山。
這時候,趙然收到了等待多日的回復,在松藩縣任方丈的曹師姐告訴他,杜騰會已經啟程,乘坐靈雁南歸道人前往廬山,準備和他在廬山腳下會面。
魏致真道:“師弟先去廬山吧,早日辦完事回來,咱們去一趟青城山。”
趙然問:“去青城山做什么?”
魏致真道:“此處人多嘴雜,就不多說了,等你回來再議。”
蓉娘尷尬的轉身離去,向趙然道了句:“那我跟那邊等你。”
青衣道人不知什么時候學會了翻白眼,向著魏致真翻了個白眼:‘’行,你們師兄弟說體己話吧,我跟旁邊等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