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樣板工程-《道門法則》
第(2/3)頁
這些工匠在短短的五六天內經歷了好奇、戰戰兢兢、適應、神氣活現等等情緒,也算得上是一次人生的奇遇。
五天之后,三條主渠已成。
設計好的江邊決口處已經布設好了土系法陣,由兩名黃冠修士合力施法。隨著趙然一聲令下,江堤掘出一道細窄的口子,江水由這里洶涌而出,沿著兩條渠道匯向九里外的大土坑中。有修士在,壓根兒用不著水車引水,那玩意兒太慢,直接決口灌水就好!
一路上,每一處渠段都安排了修士固守,一旦發現哪里出問題,便立刻加以解決,或是以法符加固、后續填土,又或是將目測不準以致高低不平的地段鏟平,引導著江水順順當當入了人工湖。
江堤掘口處,每隔一個時辰換一次修士,牢牢守住缺口,不讓江水沖毀。
一天之后,八百畝人工湖成型,湖水與江水齊平后才停了下來。此時再以石塊將掘口處的堤岸重新加固,讓工匠將提前備好的鐵閘門安裝上去,便算大功告成了。鐵閘門可由人力開啟閉合,需要的時候打開放水,不需要的時候關上。
之后的工程,就是挖掘穿越農田的小水渠了,通過這些小水渠,從主水渠引出水來灌溉農田。這些后續工程則由縣衙征發民力完成,這一步需要等待春耕忙完之后開始。
這座“樣板湖”工程完工之后,三大施工隊開始奔赴自己的主戰場,趙然一邊督促“四大儲備”快速進行,一邊繼續著打井的大業。
三月底、四月初,為了應對春耕,整個應急組都在四處忙活,他們借調了川省軍中所有的六臺水舞龍法器,從河中儲水,往來奔波于各處田地澆水。
但水舞龍畢竟是守戰法器,過于消耗聚靈符,經過測算,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因此只能用于使用效費比合適的地區,其他大部分地區寧愿購買糧食直接發放,也比拿聚靈符往地里扔劃算。當然,如果有一天大明遭受普遍干旱,想買糧食都沒得買的時候,聚靈符也就只能不惜代價往地里扔了。
不管怎么說,好歹是解決了部分地區的春耕難題,但盡管如此,還是有更多的地方沒有來得及澆灌,預計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雖說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重,但錯過了農時,收成如何實在難以預料。
四月一直到六月,整個川西北沒有下過一場雨,原先對趙然還有所懷疑的人已經開始徹底確信了干旱的到來。
《君山筆記》和《八卦》也在配合著趙然開展的抗旱救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