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辦賽歸辦賽,趙然和裴中澤畢竟還是講法堂的進修方丈,該上的課還是要上的。陸元元不愧齋醮世家的嫡傳,同樣的科儀,趙然要花一柱香準備,人家隨手間便完成了,施法效力也要高得多,趙然需要擺六張符的,人家三張搞定,趙然請出來的神靈分身虛影虛得不得了的,人家請出來就有如實形一樣,差距相當明顯。 因此,在陸元元的課上,趙然還真是學到了很多技巧,理論方面也有了新的收獲。 趙然也忘不了老朋友,其間趁旬休之際,專程跑了一趟京城東面的龍潭衛。龍潭衛指揮使張略和他相交甚厚,作為帶兵武將,未經允許是不能擅離職守的,所以他回不了京城,就只能趙然去拜訪他了。 龍潭衛在棲霞山以東,有兵員五千六百人,扼守江道,衛護京城東大門,號稱龍蟠之背。張略如今就在這么個緊要的位置上。 因大軍駐守于此,這里緊鄰江邊的一段形成了熱鬧的龍潭鋪,不少船只旅人都選擇在這里歇腳。 這是趙然提前聯系好的一次拜訪,他是一府方丈,張略是一衛指揮,沒有正經公務的情況下去軍營見面,影響不太好,所以兩人就以私交老友的身份,在龍潭鋪的一處大宅子中相見。 趙然信步走在河邊,這段河流是大江的一條分水道,這段五六十丈的河畔,都被大宅子包了進來,景色美不勝收。 “忠道兄這宅院不錯,住起來真是舒爽啊,半生拼搏,也到了享福的時候了。” “這是前任指揮使辦下來的宅子,他去職還鄉,便以低價盤給我,我一想,反正也不貴,便干脆將老母親接了過來,以盡贍養之道。” “哦?伯母也在?必須拜望!還請忠道兄引見。” “不敢不敢。” 張略是京中幫閑混混出身,由此可知張家家境好不到哪里去,張母以為人縫洗幫廚等等粗活謀生,將張略拉扯長大。雖說隨著張略的步步高升也算享了十幾年的富貴,但本色卻沒忘了,見趙然的時候依舊拿著針線籃子,邊干活邊和趙然閑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