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正書院位于清涼山東峰,山下就是京城繁華的街市,是城中一處鬧中取靜的上佳所在。 書院西墻外有片古松環抱的茅草房,房前的石桌石椅上,朱隆禧正在斟茶,斟滿后示意對面坐著的兩個道人:“請?!? 兩個道人舉杯一口干了,朱隆禧卻小口小口轉著茶杯細細品茗。 墻內傳來一陣朗朗讀書聲:“……天難諶,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侍旄ケ?,監于萬方,啟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師,爰革夏正……” 朱隆禧瞇著眼深吸一口氣,陶醉道:“聽上一段書聲、品上一盞香茶,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十八年前,我與督學御史耿兄共游清涼山,見此處清凈而不幽僻,是個讀書的好所在,于是一起籌辦了這崇正書院?!? 春風恭維道:“聽說崇正書院每科必有學子高中,早已名聞遐邇,原來是朱道友所建。” 朱隆禧哈哈一笑,道:“主要還是我那好友的功勞,若非耿督學盡心,哪有書院今日。只是近些年來俗務纏身,已經許久不曾過來了……” 正說著,一個中年書生疾步而至,來到近前躬身施禮:“見過老師!” 朱隆禧介紹:“這是張璁,字秉用,今科進士,現于禮部觀政。這是靈濟宮春風、觀云兩位法師,修為精深,乃一時之杰?!? 雙方相互見過后,朱隆禧和顏悅色向張璁道:“秉用學識過人,名滿天下,我早就說過,哪里敢做你的老師,不要這么稱呼?!? 張璁恭敬道:“沒有老師指點,哪有璁之今日?自當持弟子禮。” 張璁是浙江人,少年聰慧,對《周禮》、《儀禮》、《禮記》造詣極深,在東南士林甚有名望,無奈七次進京應考皆不中,后受人指點,至崇正書院讀書,投卷于朱隆禧,終于今科得中,但朱隆禧對他很尊敬,以友待之,從不以師自居。 朱隆禧道:“今日又有暇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