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黎大隱早已支撐不住,只是好于面子苦苦強(qiáng)捱著,此時也松了口氣,取出柄飛劍,同樣渡到對岸。兩人算是不分軒輊,打了個平手。 “三茅館的功法,果然不同凡響!” “還是樓觀的功法有獨(dú)到之處啊,致然畢竟晚一年入師境,卻分毫不輸于我,佩服啊。” 兩人腳下一陣煙霧升騰,卻是各自以功法烘干了濕漉漉的腳面。 黎大隱回首江心,道“沒有煉師以上修為,不要想一葦渡江了,不,煉師都不夠,達(dá)摩老和尚當(dāng)年怕是菩薩境修為。” 趙然想了想道“聽說是在嵩山中面壁十年而證道。” 黎大隱點頭“有個達(dá)摩洞,傳說洞壁上的人影是他當(dāng)年所留,也不知是佛門捏造還是真有其事。” 趙然道“從對面龍江關(guān)到我們身后的浦口城,長四百丈,非黃冠以上修士而不得過,須乘船擺渡,否則只能望江興嘆。千百年來,擋住了多少人的去路……老黎,有沒有興趣,你我共同開創(chuàng)一個奇跡?” 黎大隱問“你想開創(chuàng)什么奇跡?” 趙然指著大江道“我有一個夢想,想在這浩淼煙波上建一座宏偉壯觀的大橋,讓這天塹從此變成通途!” 黎大隱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道“你瘋了?” 趙然笑了“瘋不瘋的回頭再說,我只問你,若大橋建成,能收獲多少信力?” 黎大隱張著嘴半天沒合攏,良久方道“這就是你說的政績工程?若真建成了,有此奇跡矗立于大江之上,那就不是政績工程,而是信力工程,怕是老百姓天天都要跟這橋邊上香拜神了,西夏那幫和尚見了,都要磕頭改入道門了吧?” 趙然道“大橋完工后,勒石為碑,撰寫一篇記述,將我道門為此所做的努力題記其間,將老黎你的名諱刻錄于上,千百年后,三茅館師黎君大隱這個稱呼依舊為天下人傳誦……” 黎大隱伸手制止“且慢,致然且慢,容我想想……唔,致然先說說你打算怎么建橋?我從未聽說過有誰能建出橫跨四百丈江面的大橋……這里應(yīng)當(dāng)是京城左近江面最窄之處了吧?原來致然早有預(yù)謀,你不會是來真的吧?” 趙然嚴(yán)肅的問“有興趣一起么?” 黎大隱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當(dāng)然。” 趙然道“其實說難不難,一句話,打破思維局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