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理寺少卿-《道門法則》
第(3/3)頁
修建應天府長江大橋,最大的阻力是兩個問題,一為“勞民傷財”之說,二為“有傷龍脈”之說,這也是趙然拼命拉攏各方一起加入的原因,只要同意的人多了,任何問題都將不是問題。
鄭本公示好后,開始進入正題:“自方丈在應天八縣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短短幾天,大理寺積壓的復審案件被翻出來十六件,其中有七件鐵證如山,已經確定可以結案了。我大理寺同僚們都在彈冠相慶,明年的京察可以松快些了。”
趙然頷首道:“那就恭賀鄭大人了。”
鄭本公又道:“下官此來,其實是想問一問方丈,也是代我大理寺同僚相問,方丈有沒有考慮過,在整個南直隸開展文明城市創建評比?若是方丈不好開口,下官去找刑部方尚書!”
兩京十三省中,南直隸和北直隸都是不設三司的,各州府相應職司直接由六部管轄,故稱直隸。趙然現在是玄壇宮的方丈,對應的是應天府衙,倘若將來他做到文昌觀方丈,就沒有對應的布政使司可以打交道了,要么通過各府道宮對接庶務,要么就必須直接和六部打交道。
雖說大明在某些省份設置了巡撫一職,但此刻巡撫的職權并沒有大到后世那般一攬子全權的地步,是真“巡”真“撫”,在庶務上,還是以三司為主。比如應天巡撫,這個職司就相當尷尬,卡在應天府和六部之間,其實是管不得事的。
在鄭本公看來,文明城市創建的最大好處,就是鏟除了一批黑惡勢力,起底了一批沉積多年的疴案,故此才對趙然說,要去刑部找方尚書,在南直隸十八州府推行文明城市創建評比。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