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景云笑道:“師兄主持茅山,上下人等都能安享修行,正是興盛之際,怎的忽然就起了這番心思?” 潘養(yǎng)壽也道:“師叔當(dāng)振作,茅山三宮五觀,多少門人子弟,須臾離不開師叔啊。” 司馬云清向黃炳月道:“許師兄閉關(guān),對我觸動很大啊。” 黃炳月忙道:“司馬天師這些年辛苦操持器符閣,天下宗門,人人受益。尤其是近年來,白馬山大戰(zhàn)、東海大戰(zhàn),前線將士們能有充裕的法器符箓,司馬天師功莫大焉。我老師常說,雷霄閣籌謀的任何一場戰(zhàn)事,前提都要有充足的法器符箓,器符閣的每一件法器、每一張符箓,都是維護(hù)大明邊境安寧的基礎(chǔ)。” 趙然接過話來道:“黃真人說的是一個方面,說得也很中肯,司馬天師為道門萬千修士,為大明億兆黎庶,的確是鞠躬盡瘁了。但我以為,司馬天師的貢獻(xiàn)不止這一點。近年來,器符閣獨具慧眼,將注意力集中到符箓煉制的革新上,以極大的勇氣,致力于煉制法臺的推廣和應(yīng)用,展現(xiàn)了樂于推陳出新、敢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創(chuàng)新精神,引領(lǐng)著整個道門符法文明的進(jìn)步。” 說著,趙然掰開手指頭,一項一項細(xì)說:“沒有器符閣的帶頭使用,就不可能有飛符的全面普及,沒有器符閣大批量的采購,就不會有煉制法臺的快速推廣,也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種種。行船更加快捷且不受自然風(fēng)向的限制,自走犁深入田間地頭助力墾荒,聚靈符更加便宜令修行隨時可行,甚至期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讓世人看得更遠(yuǎn)。同時,我們可以更快的修路、更好的造橋,同樣離不開器符閣的幫助。” 一番話,說得司馬云清兩眼放光。 趙然最后道:“以前,《君山筆記》曾經(jīng)有過一篇評論員文章,叫《道法改變生活》,我認(rèn)為,沒有器符閣和司馬天師的努力,這一過程至少要拖延十年。器符閣和司馬天師、楊真人所做出的努力,必將化為文字,為世人所知,或許再過幾天,便將為天下傳誦。” 司馬云清捋須,脹紅了臉說不出話來,良久方道:“致然過譽,若能有此評價,此生不虛。” 趙然承諾:“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該有時必然會有。” 什么時候是“該有之時”,司馬云清當(dāng)然知道,暗嘆一聲,拋棄不舍之念,道:“待炳月入閣后,我便辭去器符閣坐堂真師之位,專心修行,以待有緣之時,爭取沖擊合道。” 黃炳月立刻道:“若能入閣,我必提議,請景云天師接掌器符閣。茅山執(zhí)掌器符閣對年,經(jīng)驗良多,舍而不用,實為可惜。” 司馬云清望向趙然,趙然表示同意:“景云天師主持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評比委員會以來,南直隸、浙江等省氣象一新,許多地方舊貌換了新顏,接掌器符閣,是各家宗門一致的呼聲。” 王景云謙遜道:“實不敢當(dāng)。”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