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既然身為大長老,自然就要有大長老的覺悟,在八座島中,他只選擇了兩座作為自己陳氏宗族的棲身之地。 所謂陳氏宗族,其實不過四口人而已,但大明現在就流行這種說法,好像不帶后面這兩個字,就顯不出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就感覺沒有底蘊。 舒遲的舒氏宗族就要大得多了,上下幾十口子,真正像一個宗族的樣子,他們要從乘云島搬出來,入住新分到的三座島。 真正可憐的是芊尋宗族,一共只有兩口,芊尋道童本人和她的娘親——三娘子。 一家人怎么住三個島呢?單純的芊尋道童很是發愁,最終決定邀請好友柳初九和林阿雨一起同去。 對于這種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柳初九和林阿雨當然是喜出望外,連忙寫信回家,準備派人前往波唐海建立莊園。今后逢人也能拍著胸脯自稱是柳氏宗族或者林氏宗族了,能不激動嗎? 為此,芊尋道童的額頭和臉蛋上這兩天著實遭了殃,時常處于柳初九和林阿雨的口水侵襲中。 至于乘云諸島、上渡岬諸島和下渡岬諸島,趙然和陳善道經過研究,決定暫不設館,只將其中的一半島嶼分配給立功修士,一人一島,或幾人一島不等。 比如在中葵島決戰中有重大立功表現的第七小組,他們五人就分到了乘云諸島中的一座小島。他們當然不會去小島定居,但島上的收益每年估計至少在五千兩以上,五人平分,每人都有一份千兩銀子的穩定收入。這是拿命拼來的,旁人只能羨慕。 乘云府、上渡岬府和下渡岬府暫時由總督直管。沒有分配出去的島嶼,用來駐扎艦隊,作為下一步開展瀛州戰略的前進基地。 沒有分配到島嶼的立功將士,則由海外墾殖公司拿出一百萬兩銀子作為獎勵,該晉軍職的晉軍職,該授箓的由三茅館向九州閣申請配額,統一授箓。 這是一份并不能算是完美的功勞分配方案,需要考慮到的方方面面很多,總會有人不滿意,但也無法完全照顧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