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謹小慎微-《道門法則》
第(2/3)頁
張元吉道:“天竺太大了,以緬甸都司之力,打了也很難控制,我們認為,應該站穩東南,扶植南方諸侯與北方德里對抗,慢慢消磨。北方和南方之間是有長期矛盾的,很容易達成我們的想法。”
趙然在古剌和緬甸、暹羅的決策層進行了充分溝通,中途,杜陽晨趕了回來,稟告了西洋艦隊的戰備情況。
趙致星也作為簡寂觀推薦的緬甸布道主持人選,參與了全程討論。
其間,張元吉播放了派密諜前往北方拍攝的珍貴影像資料,看完后,大家發現趙然一臉嚴肅,似乎憂心忡忡。
趙然最后道:“我同意你們的大方略,給你們三年時間籌備,建設好西洋艦隊前出港口;我會建議雷霄閣杜天師和黃真人,同意你們征募緬甸駐屯軍和暹羅駐屯軍,補充兵力不足;陽晨指揮的西洋艦隊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展開海上作戰,以控制孟加拉灣和爭奪天竺海為目標;至于陸上攻勢,沒有真師堂的批準,不能擅動。”
古剌會議結束后,趙然催促君山科技,專門送來六架南歸系列無人飛行法器和一批延時照相法臺,叮囑空天衛立刻拍攝和繪制緬甸、暹羅、天竺精確輿圖。
趙然又從空中視察了一遍那迦丘陵的孟加拉防線,這才結束了本次西南之行。
六年達到兩百億信力值,經過任務分解,其中還有三十億的窟窿,天竺這龐大的人口,就是他填窟窿的信力來源。
除了人口外,他還對天竺南部大平原的糧食垂涎三尺,這里出產的糧食,可以解決上億大明百姓的溫飽!
經過這次實地調研,他心里的很多想法都有所改變,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北天竺的情況有了新的認知,這一認知不得不令他更加慎重。
怎么打,才能一勞永逸,才能不出后患,才能不陷入長期濫戰,才能不卷入汪洋大海,才能更好的收割信力?這一系列問題,令趙然非常困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