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建興五年(202)七月十六日,秋風卷動北方,各地開始了耕種,上至太守,下到農夫,都處在了忙碌中。 豪族、士族被駐守在幽州與冀州的近萬騎兵,嚇得心驚膽顫,連汗都不敢出。 不久前,烏桓各部落的首領彼此廝殺搏斗,將要精疲力盡時。 漢軍做出將幽州突騎放置在冀州北部的涿郡與廣陽郡的假象,用于震懾冀州可能出現的叛亂。 這讓不少投靠烏桓的豪強都相信了此事,漢家遷陵令一出,哪怕光武皇帝也不敢遷盡宗族去雒陽,就害怕落得像王莽的下場。 值此之時,縱使大漢兵鋒強勝過建武之時,在度田令和遷陵令的施行下,也要無比謹慎。 倘若疏忽大意,又將掀起亂世…… 廝殺不休的烏桓部落首領們聞言也忍不住認同此話,漢軍去歲剛出征完并州匈奴,北邊又要防備強大的鮮卑。 南面還要警惕冀州豪族再次掀翻案臺,引得河北糜爛。 在此間隙之間,絕對騰不出手征討三郡烏桓,蹋頓立刻歡欣鼓舞,喜形于色。 只要漢軍不插手烏桓部落,就憑蘇仆延和樓班兩個叛賊,想要剿滅易如反掌。 待徹底將不服從他的首領誅殺后,再整合各地的烏桓部落,便直接遷徙去遼東郡。 那里地廣人稀,又水草富饒適合放牧,何況還有公孫度與他約定好歃血為盟,互以為援而抗劉氏。 于是蹋頓以烏桓單于之名,下令給諸位大人與豪帥,立即與二賊部落決戰,將塞外的所有烏桓牧民召集到塞內,從各方面圍堵叛軍,將其剿除。 凡擊破二賊部落,皆可私下將其男女老幼賣為奴隸,是生是死自行處理,牛羊馬匹等畜牧無需上交給王庭。 哪個部落能獻出蘇仆延與樓班的頭顱,則可冊封為新的部落大人,并且賜予最好的水草之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