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備將奏章放下,肅然說道。 如今只能這樣了,調動天下醫(yī)者的積極性,去為陳登治病。 原以為華元化與張仲景兩人與太醫(yī)官署的名醫(yī),能治好陳登腹中頑疾,沒想到還是莫可奈何。 說到蟲病,劉備驀地想起一件事。 這些年他常在北面治理胡人部落,收拾單于、可汗,險些忘記想要開墾南邊的耕地。 長江水域里的水中蟲病也是一種阻礙,與南邊的瘴氣同樣能致人于死地。 “孔明,立即為我找出荊、揚兩州各郡太守、縣令送來有關水中蟲病奏表……我要看看當?shù)毓倮羯嫌嫷牟』既藬?shù)統(tǒng)計,以及在何處水域染病。” 劉備轉頭吩咐道。 “臣遵命!”諸葛亮拱手作揖,應聲答道。 沒過多久,中書臺的屬吏就用肩膀擔來三筐奏表,劉備打開仔細一看,果然看到了不少關于此病癥的描述。 零陵郡泉陵縣的望鄉(xiāng)有農(nóng)婦常飲用河水,一二歲之間便全身水腫,不久后又腹堅如石,其丈夫以為農(nóng)婦有身孕,不料想半月過后便暴斃而亡,死后蟲從口鼻而出,附近鄰居為之驚悚。 荊州醫(yī)者探察后得知,此疾病常發(fā)于每年的六、七月,其中以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三地最多,南郡、江夏郡、長沙郡、南陽郡病患較少。 無論豪族還是百姓,患病后皆會身形水腫,然后暴瘦且食而不肥,長則數(shù)年,短則半年,便遭毒蟲啃食五臟而亡,男女老少皆脹肚如盆,死后蠱蟲從肛門與口鼻爬出。 因荊州北部的官吏奉行朝廷詔書,為了防止疾病瘟疫以及開墾耕地為重,令黔首百姓多主動砍伐柴草,好用來生火燒水。 各郡醫(yī)者給出推斷,或許正是因此緣故,長沙郡以北的郡縣,患蟲病者漸漸少于荊州南部的三郡。 可即便如此,也沒有辦法治療此病癥,以及如何預防,也是一籌莫展。 劉備看到此處,眉頭不覺皺起,這就是后世所描述的血吸蟲病啊,而荊州南部的水域就處在血吸蟲病的頻發(fā)區(q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