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數萬外羌人從各處反擊,五千漢軍卻因身體不適,接戰不利就小敗了一場。 這是漢軍自青州重申軍制以來,首次率戰兵擊敵不利,還是輸在蠻夷手中。 張飛頓時大怒,再也不顧參軍張承的勸說,將指揮權交給了張承等軍吏。 下令把車騎將軍的軍纛壓前,披甲胄親自督戰,甚至在前軍敗退時,領中軍突陣殺敵,身中數矢,多處受創才殺退了羌人,成功退守回營寨。 “益德啊,天下哪有常勝不敗之軍,何況益州西面又是崇山峻嶺的高原地區,士卒征討至此看似適應,一旦翻山越嶺,必然會身體不適。” “為何不表奏給中書臺,我定能制止此事……” 劉備也明白張飛披甲上陣是為了維持漢軍常勝之勢,如此深入追擊羌人也為了出一口惡氣,卻不清楚當地的高山,對遠道而來的漢軍有致命的影響。 這也是劉備的疏忽,他沒想到命張飛督益州軍事,竟會追擊到日后的青藏高原,早知如此就不僅叮囑張飛要留意瘴氣,不可往南邊追敵,還要加上西面。 劉備立馬拿起筆,撰寫詔書讓張飛返成都養傷,讓安東將軍周瑜接任討外羌一事,漢軍后撤到漢嘉縣休整,安南將軍孫策領軍六千至犍為郡的南廣,不讓南邊的蠻夷叛軍攻進蜀中平原地區。 至于張飛,劉備收回他督益州的軍權,罰他一年俸祿,叫他先在成都安心養傷,此仗雖說疏忽大意小敗了一場,但也及時穩住了陣腳,沒有釀成大敗。 安心養好箭傷,將來或許還有出征的機會,不然就干脆來雒陽做好司隸校尉本職,這樣兄弟二人也能經常見面。 將一切處理完,劉備壓下心里煩悶,抬頭看向劉永,對其笑謂道:“平原地勢廣闊,又無險可守,不可為漢家北都,若日后荊、揚、交三州開墾不少耕田,便可在涿郡緩緩修河,將河道連成為一片,以河北各郡供養涿郡?!? “用涿郡為北都,作為大漢抵御北方胡人的要沖之地,此等要事至少待三十年后,方能緩慢施行,否則秦朝便是前車之鑒?!? 劉備也怕大漢暴斃二世而亡,那這些年心血就全白費了。 因此對太子的培養,他煞費了苦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