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連貴霜與安息都受到了影響,先后遭受匈奴與鮮卑的掠奪,貴霜王甚至欲問責大漢,若不遣公主和親,再賠償貴霜的損失,便要阻斷絲綢通商之路。 面對這般跋扈自恣,驕縱之語,敢威脅漢家以擾諸邊。 此話一經傳出,朝堂群臣激憤,紛紛發踴沖冠,怒罵大月氏王,當年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于大夏,終生不敢與匈奴為敵。 如今漢家徹底降服匈奴,整個北方草原四夷皆服,天子是名副其實的諸國共主。 區區大月氏王,以為道遠漢兵不能至,竟敢如此對待大漢,若不擊之,何以統率萬邦。 就在眾臣切齒憤盈商討之際,劉備也沒慣著貴霜,直接詔令傅干、甘寧、張郃、徐晃等諸將校尉,以西域屯田兵,加上各國之軍,命烏孫與大宛出兵協助,配合輕重騎兵,于建興十七年八月跨越蔥嶺擊貴霜。 貴霜王做夢也沒想到,漢軍竟然還真敢冒風險,越過帕米爾高原來攻打他。 這可不比攻大宛國,貴霜東邊的高原地勢險要,稍有不注意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完全是得不償失,漢兵怎么能說來就來? 貴霜率精銳騎兵四萬余人與八千漢軍交戰,結果卻激戰不利,漢軍無論甲胄還是強弩都犀利無比,尤其是連射的強弩,令人望而生畏。 幾番交戰下來,引發了各地動亂不止,貴霜王驚恐發現要真和漢家作對,終日面對西域諸國聯軍的威懾,貴霜必會被拖得四分五裂。 如今旁邊的安息國已然漸漸衰落,而貴霜也遠不如當年,只有東面的大漢,還在如日方升,以強勢的兵鋒擴展絲綢之路。 猶如身將就木的暮年老翁,怎么也不可能打得過身材雄健的壯漢。 唯一辦法就是跟著他們混一口吃的,而不是和他們搶奪主導權。 想清楚關鍵問題后,貴霜王果斷派人前去請降,漢軍會不會全軍覆沒變得不再重要了。 萬一貴霜四萬人損失過半,那就相當于少了半條命。 曾經龐大的帝國,就靠著這幾萬人馬來保持穩定,要是打沒了,最高興的人,無疑是各地總督。 而隨著貴霜王與安息王相繼服軟,漢家強勢威名,通過胡商口口相傳,數年間便在西面轟動一時。 許多國家慶幸不已,原本以為賽里斯也逐漸衰亡,不會有絲綢販賣到西邊來,不承想賽里斯再度興起,比之前更為強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