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京中有什么? 一個還是孩子的太子而已。 而且皇帝自己把藩王都得罪了,士紳更是和他不共戴天。 這樣的局面…… 大明還能存在嗎? 大家都看向了皇帝。 “好!” 右邊的長槍手成功的攔截了敵軍重騎的沖勢,而賀鏈帶著重新組成陣列的青龍衛(wèi)再次上前。 局面趨穩(wěn)! 朱瞻基淡淡的道:“聯(lián)軍不可能擊敗我們,而他們的瘋狂更多的是賭徒心態(tài)。他們從四面進攻,只是想看看哪一路能突破,然后以一點來擴大,最終和我們絞殺在一起,他們求的只是混亂。” 張輔解釋道:“陛下說的沒錯,敵軍就是想纏住我們,若是大勝,那就是意外之喜。若是不勝不敗,那也不錯,至少大明被重創(chuàng)了,三年之內很難再次發(fā)動西征。” 三年不西征,國內的情況隨時在變化,誰知道到時候會是什么樣? 皇帝畢竟不是文皇帝啊! 大家心中都在懷念著雄烈的文皇帝,若是他在,那么主心骨就在。 “可是興和伯那邊呢?” 張輔成功的轉移了話題,可還是有人揪住不放。 方醒若是圖謀不軌呢? 這個判斷誰都不敢下。 于是難題還是拋給了皇帝。 方醒來與不來,對戰(zhàn)局的影響太大了,不能確定的話,那么就只能采取保守的戰(zhàn)術來迎敵。 方醒謀逆! 張輔想讓當時哨探的人出來,可此刻卻不能問。 不能問! 大家都知道,一旦問了之后,不管方醒是不是謀逆,軍心士氣馬上就會崩潰。 方醒在軍中的影響那么大,人人崇拜的名將,而且還是太子的老師,皇帝當年的半師。 這樣的人一旦被懷疑謀逆,什么軍心都是扯淡。 朱瞻基皺眉看著楊溥,說道:“朕相信興和伯。” 朱瞻基想起了從自己年少時遇到方醒之后的歲月,想起了那些關切,想起了第一次北征時方醒差點因為救援自己戰(zhàn)死的往事。 “是的,朕信任他。” 皇帝下了決斷,張輔只得采取更加積極的戰(zhàn)術。 “重騎準備!” 張輔看了孟瑛一眼。 孟瑛點點頭,重騎出擊的話,那就是決戰(zhàn)。 “不急!” 朱瞻基卻打斷了張輔的指揮,說道:“篾兒干此刻大概正在進退兩難,重騎出擊就是決戰(zhàn)。決戰(zhàn)不怕,怕的是無法徹底擊潰敵軍,所以時機不到。” 好大的胃口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