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京師需要做些什么? 這位新上任的京師其實也不知道,他只是覺得這個名頭夠硬夠亮,肯定能在京都內干出一番大事業,立百姓,退苦海,保天下。 結果剛開始,老皇帝只是讓他教育自己的幾個兒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京師手中學到絕等的本事,讓自己的皇朝延續下去。 京師雖然覺得這可能會自己的期望不太相符,但還是答應了。 京師告訴老皇帝,他的手段至少需要心無旁騖的學上六十年之后,老皇帝也有些糾結。 這東西沒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去學。 去學的那個孩子必定不能沾塵世,漫長悠久學下來之后,就算能延年益壽,再回來也不可能繼承皇位。 不接凡塵之人,怎么可能管理皇朝? 老皇帝自己也不行,他實在是太老了,就算從現在開始玩命的學,恐怕也只能做到強身健體,想要多續一段時間壽命,多少有點困難。 沒辦法,只能放低要求,只做些簡單的修煉。 皇宮內是有著自己的道妙傳承的,總不可能為了學京師的手段就將其切斷。 就這樣,是開始當起了幾個小鬼頭的師傅。 他每天上午的時候給這些小鬼們講課,下午的時候就被士族們拉去參加各種宴會。 或是飲酒尋歡作樂,或是題詩詞歌賦歡唱。 京師本以為這是一些必要的行動,每日跟隨每日伴。 可僅僅只過了兩三個月,他就覺得,這種日子不太對勁。 他需要的是將整個大梁變好。 他需要的是鎮壓苦海的手段。 他想辦的事情并非是盯著幾個孩子,看看他們今天的作業上有沒有什么錯字。 也絕不是和那群高高在上的、連麥子和稻谷都分不清的“文人墨客”們討論“谷”字該怎么下筆才能寫的更漂亮。 于是他冥思苦想起來,干脆找到了皇帝,讓其給自己一年周游的時間,好好看一看大梁境內的種種情況。 皇帝雖然心有不舍,但也最終還是答應。 于是京師離開了京都。 從京都開始,他去往了靖州,去往了幽州,去往了靖州,又開始往南走,聚在整個大梁當中走。 他見到了很多人, 見到了為了一己私欲殺自己至親好友之人。 見到了哪怕初次相逢卻能為了壯義之士犧牲性命之人。 見到了一心燒殺擄掠,所有念頭想法皆是為了殺人而生之人。 見到了哪怕割肉喂鷹也不愿傷之生靈性命之人。 他見到的最多的,便是那些在田間勞作,在林間打獵,在山上砍柴,在水里捕魚之人。 待到一年之后,風塵仆仆的京師回到京都,他也終于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了。 他開辦了書樓。 他廣招賢納士。 他創立歸鄉人。 他收集上古修士遺留的寶物。 他挑燈熬夜,將自己收集到的各種民間術法整理到一個小冊子,加之自己對于道經的理解,添了不少便民的小法。 京師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而也就在這時,老皇帝駕崩,新皇帝上任。 原本對京師滿面微笑,滿臉巴結的士族們,也都截然換上了另一副面孔。 他們開始在各處針對京師,開始想方設法的詆毀書樓,他們開始在上朝的時候給京師施壓,甚至集體上書給新皇帝,希望能罷免著京師的身份。 在山上待了一輩子的京師根本不理解為什么之前還對自己笑臉相迎的這群人竟變成這般模樣。 在他看來,自己明明在做為國為民的好事,這群人卻開始鬧了起來。 京師只覺得滿心疑惑,根本想不明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