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安城爆火-《你好啊!2010》
第(2/3)頁
“這是最近新上架沒多久的一本書,伱看看。”陳實笑道。
《安城》如此之火,身為安城市文化局局長的陳實怎么可能會沒注意到,下面的人早就已經(jīng)給他報道過這本書在市圖書業(yè)引起的轟動。
但臨到年尾,要忙的工作很多,陳實這段時間都在下面走訪出差開會,再加上以今年圖書業(yè)的市場,一本再火能火到哪里去,因此最開始就沒有在意。
直到今天從下面的縣里出差回來,才發(fā)現(xiàn)這本書已經(jīng)在省里火起來了,他這才開始重視起來,向有關(guān)人員詢問起關(guān)于這本書的事情。
當知道這本書是程行寫的之后,他便讓人拿過來了一本,然后回到家后,就坐在客廳里泡了杯茶看了一晚上。
“你父親怕不是入魔了,晚上飯做好了讓他吃他都不吃,自己泡的茶都幾個小時了也是一口都沒喝,就坐在那拿著這本書讀了幾個小時。”張秋在一旁說道。
“這本書確實挺有意思的,難得碰到一本好書,讀的太入迷了,我這就喝。”陳實說完,拿起旁邊的那杯茶水,便一飲而盡。
“都涼了,你想喝不會再倒一杯熱的啊?”張秋走過去,又給他續(xù)了一杯熱水。
“你可以看看,這本書跟你還有些關(guān)系。”陳實對著陳青說道。
“跟我還有些關(guān)系?”陳青有些不解。
陳實將書遞給她的時候,是折過書簽的。
因此陳青將書翻到了第一頁,她沒有再去翻到書封上去看作者的名字,開始從第一章開始看了起來,等讀完第一章后,陳青將這本書合上,看了一眼這本書的封面,然后抬起頭向陳實看了過去。
“你猜的沒錯,這就是程行的書。”陳實笑道:“本來我還以為只是青春文學(xué)中常見的兒女情長,青春懵懂的校園故事呢,到后面我才發(fā)現(xiàn)這書里不只有青春與愛情,書里關(guān)于童年的那段我很喜歡,說是青春文學(xué),但這本書卻具有很濃的鄉(xiāng)土氣息與地方色彩,也有鄉(xiāng)土寫實的風(fēng)格在里面,我很喜歡第一卷里程行記憶里的童年,不過你們年輕人肯定會更喜歡第二卷和第三卷。”
陳實說完后又道:“一周前我就聽說這部很火,但當時并沒有什么概念,因為今年的圖書業(yè)并不景氣,別說市里了,就算是省里最火的書也沒有超過五萬冊的,當下最受歡迎的虛構(gòu)類的青春文學(xué),也就是郭敬明的《小時代2》,這一年的銷售量也只25萬冊。但程行這本書,安城文藝出版社首印的五萬冊,已經(jīng)全部售罄了。”
“這本書是12月25日在各大書店上架銷售的,到目前為止,只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陳實道。
陳青沒有說話。
“媽,我睡覺了。”陳青說完后對著陳實道:“爸,這本書送我了,明天我再買一本送給你。”
“我剛洗好的水果,你不吃點水果嗎?”張秋問道。
“媽,我不吃了。”陳青說著,回到了屋里。
陳青走后,張秋問道:“剛剛那本書,真是程行寫的?”
“是的。”陳實點了點頭。
“怎么可能?他才上高中,怎么出的書?”張秋還是覺得難以置信。
“有什么不可能的,韓寒,郭敬明,都是在少年時期成的名,我發(fā)表的第一篇短篇,也是在剛上大學(xué)的時候。以程行的文筆,能寫出《安河》,就能寫出這部《安城》出來。”在《燈火》與《安河》中,陳實也最喜歡《安河》。
他當年發(fā)表的《城內(nèi)城外》,寫的也是安城的風(fēng)土人情。
“那,真賣的有那么火爆?”張秋問道。
“剛剛青青說要買一本還給我,她明天去書店,不論在哪個書店,都不可能能買到這本書。”陳實笑道。
在徽州文藝出版社幫忙快速印刷時,市面上的《安城》早已經(jīng)被銷售一空了,陳青想從明面上的書店里拿是拿不到的,不過陳實身為安城的文化局局長,想要弄到幾本《安城》自然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張秋被驚訝地說不出話來了。
陳實這句話的意思她自然明白,當時陳實的《城內(nèi)城外》剛發(fā)表的時候,安城文藝出版社只首印了五千冊,當時兩周的時間就售罄了。
很多親戚朋友在書店里買不到,就都托關(guān)系向她這里來拿書。
這程行,只半年的時間。
怎么突然發(fā)生了那么大的改變?
陳青拿著書回到屋里后,便將旁邊的臺燈打開,然后看了起來。
就這樣,陳青直接看了一夜,第一次缺席了周六的早讀。
而用了一夜時間,將這本書給讀完的陳青,腦海里只有書上的那一句,陳行最終沒有追到程青,以及那一句遺憾嗎?膽小的暗戀者,后悔嗎?越界的示愛者。
當然,這本書里,讓陳青記憶深刻的片段還有很多。
比如陳行母親生病,問程青借錢程青沒有借,以及鹿溪借給了陳行十萬塊錢,以及故事的最終,陳行再見鹿溪的那一面。
她當然知道,在程行的這篇里,陳行就是程行,程青就是她。
但她覺得程行寫錯了。
如果故事里第三卷的內(nèi)容是真的,如果程行的母親真生了重病,別說一萬兩萬,就算是十萬二十萬,她也會去借。
她怎么可能袖手旁觀,說出只能借一兩萬那樣的話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