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眨了眨眼-《你好啊!2010》
第(2/3)頁
高三的月考,將要在這一天時間之內全部考完。
上午的四節課考語文數學。
下午的四節課考理綜。
晚自習的兩節課考英語。
很巧合的一件事情,程行終于在高中時代那么多次的月考中,第一次跟姜鹿溪分在了一個考場,他們兩人都被分在了高三文科九班。
而監考他們的老師,則是高三文科五班的語文班主任齊書海,以及高一二班的數學老師于冬。
齊書海程行不認識,但是這個于冬程行是認識的,因為這個高一二班的數學老師于冬,就是程行高一時的數學老師。
那時候于冬最懊惱的事情就是所教的班級里有程行這樣的學生,在教程行的那一年里,差點沒把他給活活氣死。
因為當年程行有一段時間被陳青給刺激了,想要好好學習,然后跟上陳青的步伐,那段時間他便想要奮發圖強,然后就真的拿了一本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書去于冬的辦公室,去問他小學六年級的題。
當時辦公室里有那么多老師在,于冬看到程行拿的書要問的問題后,真的高血壓差點上來了,他直接對程行說了句滾出辦公室,讓他以后不要再來辦公室找他來問問題。
從那以后,程行再也沒有拿過數學書,問過任何一個數學老師問題。
他也再也沒有想過要去好好學習,去復習數學。
那件事情,也讓本來就對數學不感冒的程行更加厭惡了起來。
所以,要不是重生后幫程行復習的人是姜鹿溪。
有可能他同樣也是三分鐘熱度。
等數學覺得枯燥無趣,然后心生厭惡之后,便不會再去認真復習。
因為姜鹿溪的認真,因為她每晚熬到很久才寫出的復習計劃,最初的程行不想辜負她的一片好心,再加上與姜鹿溪一起復習并不覺得太過枯燥。
程行才認真地聽了下去,并且在最后聽懂了之后,感覺到了數學的有趣,感覺到了數字的奧妙,才把心底的厭惡去除。
所以有時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或許是老天獎勵程行從來沒有跟姜鹿溪分在一個班的原因,這次他們不僅分在了一個班,而距離還是挺近的,程行的左手邊就是她。
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好之后,沒多久,第一場考試的鈴聲就響了起來。
齊書海跟于冬開始發起了試卷。
而當于冬將試卷發到程行面前時,則是愣了愣。
他也沒想到,自己這一次監考的學生當中竟然會有程行。
要說當了老師那么多年,讓于冬覺得最為詫異的,可能就是眼前的程行了吧。
當了那么多年老師,也教過上千名學生。
其中有不少上學時成績很差看走眼,最后踏入社會混的好起來的。
但像程行這樣,半年前成績還差的一塌糊涂,是許多老師都討厭的對象,半年后尚還在學校就取得了那么大成就,成為了許多老師都想要的學生。
程行還是有史以來第一個。
齊書海跟于冬將語文試卷發下去后,眾人填好班級姓名之后,便開始做起了這張語文卷子。
而當他們做了一兩題之后,便發現這張卷子很難。
不只是因為上次期末考試卷子太簡單所形成的對比,而是這張卷子確實有不少的難度,因為高中的知識他們早就學完了,早在去年他們月考的時候,卷子所考的內容就是全年級的了,而這張卷子跟去年幾次月考的語文試卷比,都要難上不少。
特別是來到第三大題,根據下列詩句中的意思來填寫對應的季節。
第小一題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這一題并不算難,眾人都寫了出來。
但是從第二小題開始,就漸漸變得難了起來。
第二小題是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看到這一題時,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姜鹿溪應該會提筆想一會兒,然后想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時,落筆寫下春天。
因為這兩句詩的意思其實都差不多。
而后者是指定描寫春天的。
但是此時,姜鹿溪看到這個東風后眨了眨眼睛。
然后她便想都沒想,就寫下了春天二字。
確定了的答案,就不用再去浪費時間。
能多把一些時間放在寫完后的檢查和寫作文上就多一點。
不是人人都是程行,想要寫出一篇不錯的作文,還是需要一些時間思考的。
第三小題是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姜鹿溪:“……”
如果以前還要去想還要去思考這句沒見過的詩詞中的意思來去寫這一題的答案的話。
那現在,這一題同樣不需要去想。
姜鹿溪寫下了夏天。
第四小題是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這句不難,姜鹿溪寫下了答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