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龍世輝看了看手中的稿子,又看了看林為民,“你小子還真敢想!” “這不是請教您嗎?” 用著人了,稱呼都變了,你變成了“您”。 龍世輝敏銳的察覺出這小子的狡猾,他反問道:“你覺得你們憑什么能出專輯?” 林為民拿起桌上的雜志,這是剛出的《當代》,今年的第二期,他翻開里面的內容。 “龍編,您看看咱們雜志,長篇、中篇、短篇、紀實、講談……欄目設的多全啊! 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從創刊以來還沒發過專輯呢,這么大個雜志,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你看我們班同學的這些作品,有長篇、有中篇、有短篇,我們人多作品多,您怎么挑作品都夠。專輯的題目我都給您想好了,就叫《講個故事》。 我們文講所停辦二十三年后再度恢復辦學,第五期學員以同一個內核集體創作。這個噱頭,您覺得怎么樣?” 林為民一口氣說完自己的想法,目光灼灼的盯著龍世輝。 龍世輝心里琢磨著林為民的話,盡管不想承認,但他還得得說,這小子的說法確實很誘人。 “可一本雜志,全是一個題材,甚至是一個內核,太過單調了。” 林為民一聽這話,有門兒啊。 “龍編,這您就想岔了,咱們這個專輯奇就奇在這個事上。您也應該清楚,哪個看雜志的文學愛好者心里沒有點文學夢想啊?可大多數人卻都因為缺少寫作訓練,連如何下筆都不知道。 我們這個專輯,正是給大家一次練筆的機會。 同一個題材、同一個內核,幾十位擁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翻來覆去的給大家演示小說應該怎么寫。 這難道不就是一次最好的寫作訓練嗎?往大了說,這樣的做法完全可以激發出那些擁有潛在創作能力的新人,只要他們愿意動筆,愿意嘗試,未來未嘗就不會走上寫作道路,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 您說是不是這么個道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