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章 稿費大盜-《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當代-諜戰風云專輯》對于《當代》來說是一次新鮮的嘗試,對于國內的讀者和報刊界同樣新鮮。

    十幾位出自全國做鞋文學講習所的優秀作家以同一個題材、同一個戲劇內核進行創作,任誰看了都得說一句有新意。

    專輯發行的第三天,燕京當地的報紙上便出現了關于這期專輯的討論,《燕京日報》刊登了一篇《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的評論文章。

    “以往我們的文學創作總著眼于思想性、文學性,極容易忽略掉文學創作的根本,那就是文本和技法。

    技近乎道,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話。任何一門藝術在沒有摸到一定的門檻之前,都是技術的疊加和積累。

    《當代》編輯部這一次勇敢的嘗試,打破了文字工作者們一直以來的舒適區,也讓讀者朋友和很多文學愛好者一窺文學創作的究竟。

    ……”

    隨著這一篇評論文章的出現,針對《當代》這次專輯的評論越來越多。

    其中的褒獎很多,但批評同樣少不了,批評的焦點都集中在內容的雷同以及存在炫技的嫌疑。

    這其中尤其是林為民,他之前本身就寫過一部《潛伏》,現在又搞了一部《懸崖》,雖然大家讀起來確實沒有抄襲自身的嫌疑,但對于一部分挑剔的讀者來說,作家重復自己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甚至有激進的讀者來信怒斥林為民為“稿費大盜”,同一個故事寫兩遍,還有臉發到雜志上,可不就是稿費大盜嗎?

    編輯部里,負責拆信的就是林為民,看到這封讀者來信,他哭笑不得。

    一旁的小姚瞄到這封信的內容,沒用半天時間,林為民“稿費大盜”的名號就傳遍了后樓,然后便是前樓,林為民可算是在人文社內部出了一次大名。

    這封來信和這個外號也成了人文社內很長時間的笑談。

    外界的評論紛紛擾擾,絲毫不影響《當代》這期諜戰風云專輯的銷量,反而因為大家你來我往的批評與贊美,讓這期專輯的銷量節節攀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