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小說演播-《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2/3)頁
柳寶祥是遼東人民廣播電臺的節(jié)目編輯,負責的是小說演播節(jié)目,他前幾天無意間看到了發(fā)表在《當代》專輯上的《懸崖》,一眼就入了迷,熬夜看完了整部小說。
他立刻就向臺里提出了申請,希望可以在電臺播講《懸崖》這部小說。
小說播講這種節(jié)目形式從三十年代的米國興起,國內(nèi)在四十年代就出現(xiàn)了最早形式的電臺播講故事。
建國后,從五十年代起就出現(xiàn)了像《小說連播》這樣廣受歡迎的小說演播節(jié)目。
電臺領(lǐng)|導很快就同意了柳寶祥的申請,他這邊就想趕快聯(lián)系到作者。《懸崖》這部小說他是在《當代》上看到的,聯(lián)系編輯部需要寫信太慢了。
他打聽了一下在知道《懸崖》這本書現(xiàn)在已經(jīng)出了書,還是國民文學出版社出的,他就選擇了直接打電話和國文社聯(lián)系。
聽完了柳寶祥的介紹,林為民只想說這真是打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詢問起了稿費的問題,柳寶祥打了一個磕巴,他還是第一次遇到上來就談錢的作家。
“我們臺里現(xiàn)在定的標準是播講一部長篇五十塊錢。”柳寶祥說道。
這個價錢……
林為民連談的欲望都沒有了,“柳老師,你們這個稿費標準也太低了。”
電話那頭傳來柳寶祥有些失真的笑容,“林老師,我們電臺不像你們在雜志、出版社發(fā)表作品能賣錢,我們靠的都是國家撥款,一個節(jié)目總共經(jīng)費就沒多少,實在是出不起雜志那樣的高價。”
柳寶祥這么一說林為民才想起來,好像確實是這樣。
不光是電臺,電視臺也是如此。
這年頭又沒有廣告創(chuàng)收,電臺、電視臺全靠國家撥款。
國文社同樣也有國家撥款,跟這些單位相比最大的好處是在于這年頭人們是真愛買書、看書啊,所以國文社在這年頭活的異常的滋潤。
“這樣啊……”
林為民沉吟片刻,腦子里在盤算怎么能給自己爭取更大的利益,“那你們是打算只在你們一個電臺播,還是別的電臺也播啊?”
柳寶祥感覺自己有點跟不上林為民的思路,“我們的節(jié)目都是制作了由我們自己的電臺播放的,但也有兄弟單位引進的。”
林為民道:“小說可以讓你們播講,但只能用于你們電臺,不能由別的單位播放。”
柳寶祥愣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林為民的意思。
“林老師,這樣不太好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