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于華來京-《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林為民是沒資格參加社里的編前會的,衛君怡說要把《霸王別姬》拿到編前會上去討論,證明大家確實對這部小說的內容不好把握。
八十年代是個很神奇的年代,看似保守,但是又無比開放。
改革開放針對的不僅是經濟,國內的文化界同樣面臨著無數新思想、新現象的沖擊,縱觀這個十年,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一場全民參與的大討論。
無論是官員、知識分子、市民階層,不管是何種身份,大家都懷抱著極大的熱情參與到這些社會現象的討論當中來。
《霸王別姬》這部小說針對政治部分的批判跟近些年的文學作品比起來尺度并不大,真正讓大家糾結的是小說中感情刻畫的與眾不同。
這種涉及到公序良俗的內容,同樣是出版社要把控的內容之一。
覃朝陽參加完社里的編前會,回來告訴林為民《霸王別姬》的稿子過了,下一期的《人民文學》就會上。
林為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別高興的太早。”覃朝陽告誡道。
“稿子發了才是剛剛開始。社里有不少老編輯反對發你這部小說,大家不是針對你,反而是為了保護你。
你要知道,你這篇稿子一旦發表,贊美者有之,但批評聲絕對不會少。一旦有心人上綱上線,對你的影響是極為不利的。”
林為民笑著說道:“贊美的歸贊美,批評的歸批評。我只是一個作者,當這部作品發表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不完全屬于我了。”
覃朝陽眼神中閃過異色,“呦,沒想到,你小子現在還有這種覺悟了?”
“領|導,您又小瞧人了不是?我也得進步嘛!”
“好事好事。總算是成熟了點,別整天跟個孫猴子一樣。”
這種夸獎聽的人很蛋疼,明明前面說的挺好,你后面非得加那半句干什么?
不過林為民跟覃朝陽說的話并非是虛言,在《霸王別姬》被卡的這些天里,他也想開了一些。
能發就發,不能發就換個地方發。如果真的所有地方都不給發,那只能說明小說的問題確實很大,怪不得別人。
現在社里確定可以發,林為民心中徹底安定了下來。
能發就代表著社里對這部小說的認可,未來即便有外界的批評,有社里這把大傘在,他也能少淋些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