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后世,提到程凱歌能想到什么? 《霸王別姬》。 后世在采訪《霸王別姬》相關的工作人員時,都提到過他當初看到《霸王別姬》的小說時是充滿了不屑的。 如果不是當時的投資人徐楓女士按著他的頭皮讓他拍,以他的性格根本不可能碰這部電影。 所以,他能在燕影的教室里當眾提出《霸王別姬》“媚眾”的看法,林為民絲毫不意外。 在三十幾歲的年紀拍出《霸王別姬》的作品,對于程凱歌本人來說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不幸。 有些人大概就是這樣,年紀輕輕就驚艷了眾生,但只要他活的時間夠長,最終都會變成大眾討厭的樣子。 張國榮如果沒有愚人節當天的驚天一躍,活到如今也不會逃脫網絡噴子們關于他性取向的惡毒攻擊。 林為民私心感嘆了幾句,無視了程凱歌那年輕氣盛的態度,笑著說道:“這位同學看來是非常喜歡《尤拉之死》?” 程凱歌點頭,蓄勢待發的等待著林為民的反擊,“不錯!” 林為民微微頷首,“首先謝謝這位同學對于《尤拉之死》的喜歡。不過青史留名這樣的褒獎太重了,我倒是認可你說的,《尤拉之死》是一部優秀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但《尤拉之死》的優秀,并不應該成為你看低《霸王別姬》的理由。”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文學創作也好,或者我們搞文藝創作也好,最忌諱的就是唱高調子,即便你說的再好聽,也難免有曲高和寡之嫌。 從創作手法上來說,《霸王別姬》和《尤拉之死》比起來確實更加大眾化、通俗化,但大眾的、通俗的,就是低俗嗎? 這種看法我不敢茍同! 有些人喜歡動輒就談主義、談思想、談深意,似乎有了這些東西,即便東西寫的再差,作品也是好的。 我要說這種思想和做法是有問題的。 任何文藝創作,它首先是一門技術。技近乎道,在你的技藝沒有摸到‘道’的邊緣時,不要試圖用看似高級的概念去掩蓋創作上的虛弱,因為那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青史留名不是靠嘴巴講講,也不是靠幾個帶著高帽的開幾個研討會就能決定的。 那需要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喜歡,潛移默化的傳播,如此這般才能造就經久不衰的生命力,作品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傳播力,才能算得上是具有青史留名的資格!” 林為民的話字字鏗鏘有力,在他停頓的間隙教室內同學們自發的想起了熱烈的掌聲。 他講的話并非什么高深的概念,反而很實在,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的好感。 學生們的掌聲如同大錘一般掄在程凱歌的心上,讓他的面色有些發白,但表情似乎還有些不忿。 等到學生們的響聲逐漸低了下來,林為民叫了一聲:“這位同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