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入了秋,天氣變化大,十月中旬以后燕京城的氣溫逐漸降低,單衣都穿不住了。 這天清早,小西北風刮的嗖嗖的,林為民起床覺得冷,給自己換了件厚衣服。 敲響韓壯壯屋子的門,“怎么還沒起來?” 韓壯壯睜開眼睛,“老舅,你就讓我再睡一會吧,我累的慌!” “累什么累?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趕緊跟我|干活去!” 林為民今天要帶著韓壯壯干兩件大事,一是把過冬的冬儲菜買了,二是過冬用的煤搞定。 先買菜再買煤,林為民特意去跟鄰居借了個板兒車,不白用人家的,回頭得給人家饒幾顆白菜。 快入冬了,燕京城里隔兩條馬路總能看到郊區的農民拉著成車的白菜、大蔥來賣。 農民進城賣菜不算是投機倒把,早就放開了。 林為民起步就買了八九百斤的白菜和大蔥,一下子將菜農剩的那點菜都給包圓了,周圍有幾個大爺大媽也準備買菜,見此情形問林為民:“小伙子家里幾口人啊?買這么多菜吃的完嗎?別放壞了!” 林為民瞥了韓壯壯一眼,對大媽笑道:“大媽,不好意思了,我們家人口多,吃是肯定吃的完的。要不,您幾位再去別處看看吧?” 招呼著韓壯壯將菜都搬上車,來的時候三輪車是林為民騎的,這回該韓壯壯了。 他費盡力氣蹬的慢慢悠悠,還不忘催促林為民,“老舅,你倒是使點勁兒推啊!” “你小子使點勁兒才對,我怎么感覺伱一點勁兒都沒使啊!”林為民手搭在車上說道。 韓壯壯猜到林為民肯定又偷懶了,不禁吐槽道:“累傻小子呢!” 林為民耳聰目明,哪能聽不見他的牢騷,罵道:“要不是有你這吃貨,家里用得著囤這么多的菜嗎?” 韓壯壯不敢說話了,寄人籬下啊! 費了好大的力氣將三輪車騎回家,卸下了白菜。 韓壯壯剛歇了幾分鐘,林為民又道:“別歇著了,快點的把菜送完。” 韓壯壯喘了幾口氣,認命的起身,“周末休息比上班還累。” 兩人騎著三輪車將剩下的白菜和大蔥送到了雍和宮大街26號的大雜院。 “鐵生!鐵生!” 林為民在院門口招呼著石鐵生,石嵐先跑了出來,見到林為民,她雀躍道:“林大哥,你來了!” “石嵐啊,過來幫著把菜卸下來。” 林為民張羅著讓石嵐和韓壯壯一起動手搬菜。 石家住的是大雜院,來回運菜要走過院里一段幾十米的路,比林為民自家運菜時費了不少勁,好在人多力量大。 石父推著石鐵生出了門,也要幫忙,被林為民攔住,“叔兒,您歇著就行,這活我們年輕人干。” 忙活了十多分鐘,將菜都卸下了,石鐵生滿臉感激的說道:“為民,又讓你破費了!” “別這么客氣。趕上了我們家也要囤點菜,這大白菜又不值什么錢。” 大白菜確實不值錢,但卻是燕京老百姓過冬離不開的蔬菜,老話講白菜豆腐保平安。 更何況石家一家老、少、殘,這種繁重的活林為民想到了肯定要幫一下忙。 在石鐵生家歇了一會兒,喝了口水,林為民要告辭。 石父讓他留下吃口午飯,林為民道:“不了,叔兒,下午還得去弄煤呢,就今天有點時間,把過冬這點東西都一氣兒給它弄齊了。” 辭別了石鐵生一家,林為民前往煤場的門市部。 煤炭在燕京城老百姓的生活中,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的首要,大冬天的沒有煤,啥玩意都玩不轉。 但燕京城近百年來用煤一直是個老大難,即便到了八十年代,燕京的居民用煤供應仍舊十分緊張。 為了方便運輸和銷售,燕京城里幾乎每個街道辦的范圍內都有一個煤廠,每個煤廠下面又下轄了三到五個門市部。 一個門市部對應著周邊一到兩公里范圍內的住戶,居民購煤實行劃片定點,每家每戶都有一本煤本。 最高峰時,煤場的門市部在全燕京市有上千個。 老百姓買煤做煤球也好,直接買蜂窩煤,每個月都是定量供應,多了人家不賣給你。 就比如蜂窩煤,夏天的時候規定每戶每個月120塊,到了冬天翻倍漲到240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