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石鐵生興奮道:“我腿殘疾,又不是手殘疾。” 聽出他聲音中的迫不及待,林為民腳踩油門,“轟轟!” 摩托車的轟鳴聲響起,院里一直在圍觀的小孩子們興奮的大叫起來,不光是小孩子,連不少大人都站在門口看新鮮。 大街上的摩托車他們看過,但在院子里看到還是頭一遭。 “坐穩嘍!” 林為民喊了一聲,摩托車如離弦之箭飛馳而出。 冷風從耳邊刮過,冰冷而凜冽,但石鐵生的心卻是火熱的。 他已經忘了這是他殘廢的第幾個年頭,腿不能動,他如同一根腐朽的枯樹,每日只能扎根于輪椅之上。 經過這些年,盡管他總是表現的寬闊、豁達、洞明人心,但他總是有那么一絲不甘的。 騎在風馳電掣的摩托車上,他感覺自己的心仿佛被澆灌了甘霖的枯枝,一下子活了過來,再不是那種波瀾不驚的狀態,它變得有溫度、跳動的強而有力,如同雄壯的獅子。 “鐵生,感覺怎么樣?”寒風中,林為民的聲音隨著風傳到石鐵生的耳中。 他貼在林為民的耳邊,大聲說:“非常好!” “哈哈哈!” 林為民發出了暢快的笑聲,石鐵生聽到他的笑聲,也受到了感染。 燕京的街頭,響徹著兩個年輕人的笑聲。 十幾分鐘后,摩托車再次聽到大雜院的門口。 等在院門口的石父和石嵐趕緊來接石鐵生,林為民打開皮帶,將石鐵生抱到輪椅上,摸了摸他的雙腿,笑著說道:“還熱乎著呢!” 石鐵生心情大好,“還是你這皮褲管用。” “管用就送你了!” 林為民將皮夾克和皮褲扔給石嵐,說道:“這個以后就是我來帶你兜風的戰袍。” 石鐵生到現在才明白林為民帶他兜風的真實目的,心中涌出一股暖流,眼眶里熱熱的。 “為民……” 林為民這時裝作不經意的轉頭對石嵐說道:“給你哥收好了,可別弄壞了。” 石嵐看著精致的皮夾克欣喜不已,緊緊抱在懷里,“林大哥你放心吧,我肯定給我哥放好。” 林為民推著石鐵生的輪椅,嚷嚷道:“走走走,趕緊的,太冷了,這一會兒給我凍的,晚上讓叔兒給我包餃子吃。” 石父笑的開懷,“好,晚上包餃子吃。” 又過了幾天,元旦假期結束。 《當代》今年的第一期刊物正式發行就給了廣大作者們一個驚喜,在這一期的卷首語上,覃朝陽以主編的名義向作家們承諾,在新的一年里,《當代》將會在作家們的作品發表后返還手稿。 《當代》在全國各地擁有海量的讀者,作者的數目肯定沒有讀者多,但他們帶給《當代》的影響是一樣的。 作為一本刊物,作者和讀者就是天平的兩端,缺了哪一邊,這座天平都會失衡。 這個消息一出,不管是打算要給《當代》供稿的作者,還是曾經為《當代》供過稿的作者,都是歡欣鼓舞。 編輯部的這項舉措不僅是一個承諾,更體現出他們對于廣大作家的關懷和在意。 這一波操作,可以說是狠狠給《當代》編輯部拉了一波好感,以后組稿的難度都會降低不少。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工作量的增加。 “為民,我昨天放在桌子上的那篇短篇你看到沒有?” “沒有啊!” “你不是還看了嗎?”姚淑芝揪住林為民不放。 “我看完又給你放回去了啊!” “那怎么不見了?” “我哪知道啊,你再好好找找。” 這幾天,編輯部內類似這樣的對話時有發生。 姚淑芝心煩意燥的找了半天稿件,好不容易才找到,然后又把鍋甩到了林為民身上。 “都怪你出的這個餿主意,我現在壓力大的要死,生怕哪個稿子丟了、不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