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程忠實抽著煙,吐出一口二手煙,沉吟了好一會兒,才道:“想啊!怎么沒想過。但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我現在的水平我自己知道,往長篇上靠還是力有不逮。” 林為民道:“寫中篇對你來說其實就是個鍛煉,我覺得再有兩篇的磨礪,也就差不多了。” 程忠實露出幾分期待的笑容。 林為民站起身,眼神望向屋外,感嘆道:“這關中大地千百年來風吹雨打,可寫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你以后要是寫長篇,這里就有最好的素材。” 程忠實的眼神亮了起來,他同樣站起身,“不錯,你真是跟我想到一塊去了。” 他走到祖屋的門口,門外便是蒼茫遼闊的關中大地,程忠實注視良久,轉頭看向林為民,眼神中不知從什么時候帶上了幾分野望。 “為民啊,被伱這么一說,老哥心里越想越癢啊!我剛才心里突然就冒出了一個念頭。 到我死那天,我得有個那墊頭的東西!” 程忠實越說眼睛越亮,到最后,他的語氣低沉下來。 “但愿,但愿哇,但愿,但愿我能給自己弄成個墊得住頭的磚頭!” “墊得住頭的磚頭”,自然指的不是什么枕頭,而是能夠讓程忠實能夠閉上眼的作品,肯定得是一部能夠立得住的長篇。 林為民笑了起來,心說這就對了,寫什么短篇啊,你這文化寫短篇屈才了。 “老哥春秋鼎盛,幾十年的功夫足夠你寫出一部傳世之作了。”林為民恭維了一句。 程忠實這時才從壯懷激烈的想象中回過神來,臉上露出幾分羞赧。 “大話說的我自己都信了。” 林為民卻搖頭道:“這不叫大話,應該叫志向才對。我覺得這個志向就很好,真期待老哥你寫出這部能夠‘墊得住頭’的作品的時候啊!” 他說著又朝程忠實笑起來,“到時候可一定要在我們《當代》發表啊!” 受到他的鼓勵,程忠實終于正視起自己的內心,“好,真要是寫出來,一定發在《當代》。” 說完兩人相視而笑。 聊著聊著不覺到了中午,程忠實硬是要給林為民做一碗面條。 “家里條件簡陋,千萬別嫌棄。” 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餐,又聊起稿子的問題。 程忠實拿出來的兩篇《康家小院》和《初夏》,一個需要修改、一個尚有三分之一的進度沒寫完,程忠實不是謨言那種快男,一兩天時間內是肯定寫不完的。 “那就等你寫完再給我郵去,時間別太晚,十二月下旬沒問題吧?” 程忠實仔細思考后才答應林為民,“沒問題。” “那就這么說定了。” 聊完了正事,林為民便起身準備告辭,程忠實起身送他,并且堅持要把他送到可以坐公共汽車進城的站點。 兩人走在村里,不時總會感受到某些關注的目光。 程忠實是村里的名人,大作家,家里偶爾會來客人,在西蔣村的村民看來,這些可都是了不起的文化人。 林為民長相俊朗,文質彬彬,一看就是喝墨水的人。 有小孩子尾隨在兩人身后,好奇的跟著打量,還不時嬉笑打鬧。 林為民和程忠實一路閑聊著,并未當回事。 快出村子的時候,碰見一位老人,老人個子高高的,看著與村里的老人氣質上有些不同,林為民觀察了幾秒發現他的腰總是端得直直的,從村子里走過去。 見林為民的眼神在已經走過去的老人身上打轉,程忠實介紹道:“他是我們這里的族長。” 林為民嘴里輕聲道:“感覺是個有故事的人。” 程忠實笑起來,“哪個人身上沒有故事?” “有的人的故事是一頁草紙,有的人的故事,卻是一本厚重的史詩。” 林為民意味深長的說完這句話,走在前面,程忠實則落在后面,嘴里反復的咀嚼著他的話。 他不禁回首望向遠去的族長的背影,腦子里似乎有一絲靈光乍現。 林為民坐上了回西安的公共汽車,沖著還站在車旁的程忠實揮了揮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