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不知道,兩年前,我還只是個為了殘疾人福利補貼搖著輪椅奔波在燕京大街小巷的窮小子而已。 似乎我成了殘疾、寫了書,我這個人的精神品格就一下子升華了。 我從來沒有表露,可能很多朋友也并不知道,其實這樣的相處模式,我并不舒服。 我更喜歡的,大約可以形容為‘狐朋狗友’或者是‘酒肉朋友’般的相處模式。 就比如為民……” 石鐵生朝臺下看了一眼,然后笑著繼續說道:“為民在朋友中待我是最特殊的一個?!? “他的主業是編輯,所以每次到我家來時,如果是討論文學創作或者是稿子的問題,他會以一個編輯的專業角度來一絲不茍的和我探討,我的稿子他也刷下來過不止一遍。 但當他作為我的朋友和我相處時,我們談論的話題可能是女人、足球、涮羊肉,又或者是他那令人嫉妒的發狂的稿費收入。 俗氣的話題更能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形而上的討論更適合今天這樣的場合。 不好意思,我今天談的可能有點俗氣了! 但我很想說,恰好是因為有了朋友之間俗氣的交流和相處,才使我慢慢變得平和了、豁達了。 好了,我說到這里,大家大概也應該明白我這個人之所以豁達、寬容的原因了。 送給大家一句話:多交好朋友?!? 石鐵生的講話結束了,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盡管他不承認,但他就是有這樣一種魔力,讓很多人初次見面就喜歡上他,并愿意對他敞開心扉。 提問回答環節結束,衛君怡接下來點到了顧樺。 這兩年《芙蓉鎮》、《爬滿青藤的木屋》陸續發表,他同樣是國內文壇炙手可熱的青年作家。 他講完之后,有提問者問道:“我想知道,陸遙所說的,你、林為民和陸遙那天晚上睡在一個宿舍里,除了陸遙所說的,你們究竟都談論了哪些別的話題,是不是迸發出了很多的靈感?” 這個提問勾起了在場很多觀眾的好奇心,大家齊刷刷的望著臺上的顧樺。 顧樺撓撓頭,面露難色。 “其實你要真讓我說吧,我還真有點不記得了!” 眾人發出了一陣笑聲。 三位當年名不見經傳的作家,時隔幾年再次聚首,都變成了名動一方的大作家,這本身就是個好讓大家激動的故事。 難道對于當年的往事不應該是歷歷在目才對嗎? 這種反差感讓眾人不禁捧腹。 顧樺勉強的回憶著,繼續說道:“當時我跟為民還在文研所培訓學習,那天我們好像說起來了他要幫《當代》弄個專輯的事,看看能不能留在《當代》工作,我說我羨慕他拜了萬先生這么一個牛哄哄的老師??傊?,就像鐵生同志剛才說的那樣,俗氣的很。 當然了,我們也談到了文學的話題。只是,我不記得了?!? 他說到這里,眾人再次哄笑起來。 在人們的想象中,大作家聚在一起談論的就應該是高來高去、不食人間煙火的話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