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84年開年的第一個月,突出一個“亂”字。 無論是批林派的大潰敗,還是挺林派的高歌猛進,都是如此。 林為民正式拜會李向陽并在《燕京青年報》的編輯部里完成了人生當中第一次個人訪問,是在覃朝陽通知他工作組已經從編輯部撤走之后。 工作組來的時候沒有名頭,走的時候也沒有,就像一群無頭蒼蠅,在透明玻璃上撞了不知道多少個跟頭之后,終于選擇了撤退。 跟來時的氣勢洶洶相比,走的悄無聲息,連國文社的幾個領導都沒通知。 編輯部撤走,也意味著林為民返回工作崗位的日子近了。 但為了保險起見,編輯部并沒有讓林為民馬上回去,所以他還可以浪蕩幾天,林為民便趁著這個功夫來到了《燕京青年報》編輯部。 結束了采訪,李向陽臉上露出輕松的笑容,“準備什么時候回去上班???” “快了,過幾天吧?!? “不容易?!? 盡管談不上什么交往,但經歷了這一次的事件,兩人也算是曾經在一個戰壕里扛過槍的戰友了,互相欣賞、敬重。 李向陽婉拒了林為民一起吃飯的邀請,林為民沒有強求,深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 而在外界,關于《情人》和林為民的這場罵戰仍在持續。 不過經過整個正月的發酵,批林派已經頹勢盡顯。 批判也好,攻擊也好,看似可怕,但建立在謊言和牽強附會的基礎上,很容易被人拆穿。 李向陽的第二篇文章是一根引線,連著大多數沉默的讀者和未參與到批判林為民的媒體,再加上有相關部門在背后出力,那些牽強附會的批判、攻擊和抹黑自然無所遁形。 即便有嘴硬的批判者和媒體,也只會讓得知真相后的讀者們更加惱羞成怒,對他們深惡痛絕。 這些批判者和媒體正在開始受到攻擊林為民的反噬。 到了陽歷三月,《當代》今年的第二期刊物即將上市,林為民也接到了編輯部的通知。 他可以正式回單位上班了! 久違的騎著摩托車徜徉在朝內大街上,林為民的心頭一片輕松。 來到國文社大院,正是早上上班的高峰,同事們見到林為民紛紛笑著和他打招呼。 路過傳達室,林為民和翟大爺打了個招呼。 “呦,為民回來了?” “回來了!” “好!好!” 進到后樓,上了二樓,推開辦公室,林為民本以為自己今天來的已經夠早的了,沒想到同事們比他來的更早。 “這什么情況?都來這么早?”林為民笑著問道。 眾人望著林為民,臉上露出真摯笑容,自發的鼓起了掌。 他們在用這樣的方式歡迎林為民的回歸。 林為民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等了好一會兒,享受完了這種歡迎帶來的快樂之后,他才壓壓手。 “哎呀,不要,不要,不要……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