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一本刊物來說,專號不是輕易做的,不僅要考慮作品的質量和數量,更要考慮到作品主題的統一性,最關鍵的是讀者的接受程度和發表后的影響力。 不過這些對于《當代》來說都不是問題,自從林為民擔任副主編以來,《當代》的銷量節節攀升,早已打破了一百萬冊,這個國內純文學刊物領域的天花板,這一年時間來期期銷量都維持在一百二十萬冊到一百六十萬冊之間。 這個銷量放眼全國,如果在通俗文學領域,還有不少對手,但在純文學領域,獨樹一幟,哪怕是《收獲》和《人民文學》也不行。 這兩個頂級刊物的正常銷量平均每期最多也就是百萬冊,除非某一期刊發了影響力特別大的才有可能趕超《當代》,比如發表《套馬人》的《人民文學》83年一月號增刊這種。 確定了下個月的山西之行,專號的事沒有定下具體時間,但大概率應該是在下半年,林為民便下了班,今天他得去人藝一趟。 “于老師!歐陽老師!藍老師!” 久違的看到三位老熟人,林為民熱情的打著招呼。 今天林為民過來,是因為人藝有把《盜官記》改編成話劇的打算。 大家都是老熟人,林為民也不藏著掖著,直言道:“于老師,這部不好改啊!” 于是之點點頭,“確實不太好改。之前我和歐陽老師、藍老師也在探討這個問題,你這部,氣質太過硬朗,視角切換太過頻繁,要想搬到舞臺上,非得大動一番手腳不可。” 歐陽山尊說道:“其實也有好處。我覺得你這部的人物對話就非常精煉、有嚼勁,甚至可以說是經典,尤其是黃四郎請客吃飯這一段。 我數了數,放在我們舞臺上就是一場戲,卻足足花了一萬兩千字來描寫,其中對話占據了一半,卻絲毫不讓人覺得冗長、累贅,反而把張牧之、黃四郎、湯師爺三人的個性表現的淋漓盡致,矛盾沖突也刻畫的恰到好處。 這段對話的戲份,哪怕是一字不改都沒問題。” 藍蔭海也贊同道:“確實!像這樣的地方,在中還有不少,這都是未來我們改編這部的便利條件。” 于是之總結道:“所以說啊,改編嘛,有利有弊。” 林為民苦笑道:“你們仨這一唱一和的,我好像沒有拒絕的余地了。” 于是之笑道:“都是老熟人了。交給我們人藝,林老師伱就放心吧!” “沒錯沒錯。”歐陽山尊和藍蔭海也紛紛說道。 《盜官記》的改編事宜就這么愉快的定了下來。 這時歐陽山尊沉吟道:“就是《盜官記》這個名字要不要改一改?” “改名字?”其他幾人看向他。 歐陽山尊對林為民解釋道:“林老師,您別誤會,我就是覺得這個名字過于古典,放在上恰到好處,但是要作為話劇的名字好像有些格格不入。” 林為民聽完點了點頭,“‘記’這個字確實不太妥當。” 見林為民也贊同歐陽山尊的意見,于是之說道:“要不叫《麻匪盜官》?” 藍蔭海道:“不妥,聽著像戲曲名。” 林為民說道:“我看就叫《讓子彈飛》吧!” “讓子彈飛?”三人齊齊朝林為民望去,于是之問道:“林老師,這個名字有什么寓意嗎?” 藍蔭海拍手道:“我知道。” 于是之和歐陽山尊全都看向他,藍蔭海道:“‘讓子彈飛一會’這是林老師最開始接受《燕京青年報》采訪時說的,后來《燕京青年報》的專訪上,他又說了一次,不過這次是‘讓子彈再飛一會’。” 藍蔭海說完,眼神看向林為民,道:“《盜官記》的最開始也有這一段話,我猜想,這段話應該是林老師對那幫攻擊、抹黑他的人的一種宣戰和反擊吧?” 于是之和歐陽山尊聽完不由得點頭,藍老師分析的很有道理啊,不愧是當編劇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