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39章 這稿子發(fā)了,我說的-《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圓臉中年意外的看了林為民一眼,沒說話,將包里的稿子掏了出來。

    看起來是新謄寫的,林為民當了這么長時間的編輯,一眼便看出稿子的情況。

    他打開院門,讓圓臉中年進門,將車子在院子里停好。

    “進屋坐一會兒,我給你看看稿子。”

    他領(lǐng)著圓臉中年進了書房,用暖水瓶給他倒了杯熱水,“我先看看稿子!”

    林為民說完便坐在書桌前翻閱稿子。

    被晾在那里的圓臉中年表情平靜,帶著幾分好奇的神色打量著林為民的書房。

    看到掛在墻上的那副李可染的《秋郊牧牛圖》,他的眼中閃過幾分欣喜。

    他八歲時父親就被打成了Y派,在學校里做什么都沒資格,什么活動都不能參加,只能去琉璃廠翻翻古書,看看字畫兒,這樣的因緣際會造就了他在書畫方面極強的鑒賞和創(chuàng)作能力。

    趁著林為民看稿子的時候,他起身走到畫前看了好一會兒,看過癮了之后又跑到書架前。

    他發(fā)現(xiàn)這里不僅有不少國內(nèi)外的名著,連不少古籍都有。

    這樣的藏書量應(yīng)該算對得起林為民這個作家的名頭,他翻書的時候心里想著。

    “喜歡的話就送你幾本?!?

    身后突然傳來聲音,圓臉中年轉(zhuǎn)過身,才發(fā)現(xiàn)林為民不知道什么時候已經(jīng)看完了稿子,正一臉饒有興致的看向他。

    他笑了笑,沒說話。

    林為民又問道:“我該怎么稱呼你,叫鐘阿誠,還是阿誠?”

    “朋友們都叫我阿誠。”

    阿誠帶來的稿子里有寫到他自己的名字。

    他是建國那年出生的人,細追究一下,可以算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

    父親是新中國第一篇影評《評》的執(zhí)筆者鐘殿榧,著名電影評論家,建國后曾在禮部主管電影。

    有著這樣的父親按理說阿誠的人生應(yīng)該一路順遂才對,可惜他的幸福生活在小學畢業(yè)前便被打破了,渾渾噩噩的日子過到了中學以后,19歲他下了鄉(xiāng)。

    這一待就是十年,直到1979年才回城。

    回城后,他先是忙著協(xié)助父親整理出版著作,然后去燕京機場畫過壁畫,搞過畫展,給作家要出版的畫過插圖。

    再后來他謀得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的一份差事,他沒有學歷,只能以工代干,任《世界圖書》雜志美術(shù)編輯。

    “伱這篇稿子……”林為民指著桌上的稿子。

    一向無所畏懼的阿誠心中莫名其妙的生出了幾分忐忑,就好像一個嫁人的新娘被摘了蓋頭,等待著夫君的采擷。

    “寫的非常精彩!”

    林為民的高度評價讓阿誠的心中松了口氣。

    “能聊聊這部的創(chuàng)作初衷嗎?”林為民問道。

    “為了稿費!”阿誠直言不諱。

    林為民點點頭,剛才在門口就能說出“上班沒空去單位讓自己看稿的這種話”,現(xiàn)在說自己寫作是為了稿費自然不是什么稀奇事。

    “那我們倆也算是有共同點,我寫書也是為了稿費?!绷譃槊裥χf道。

    阿誠略顯詫異的望向林為民,“我是無名小卒,這么說沒問題。你現(xiàn)在這么有名了,還這么說不太好吧?”

    “那應(yīng)該怎么說?”

    “為了文學?”

    阿誠說了一句,兩人不由自主的笑了出來,像認識多年的老朋友。

    幾句話就能拉近與別人的距離,這不僅是林為民的本事,也是阿誠的本事。

    他是個會聊天的人。

    今天他是客人,聊的很多都是關(guān)于自己的經(jīng)歷。

    他插隊是在云南,那地方?jīng)]什么好吃的,缺油少肉,蔬菜單調(diào),但也有一個好處,大米飯管飽。

    阿誠戲稱自己這一身細皮嫩肉,有多半是云南的大米喂出來的。

    阿誠說在云南的那些年鍛煉了他講故事的能力。他從小看書多,記憶力好,稱得上是博聞強記,去云南插隊的時候還特意背了一箱子書過去。

    知青們白天干活,晚上聚他住的茅草房。點一盞煤油燈,一屋子人,煙頭在昏暗的光線當中一亮一亮的,屋里煙霧繚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