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天在我家,看你挺喜歡這些書的,送給你的!”林為民說道。 阿誠一貫平靜的情緒被打破了。 從他下鄉插隊的時候都要不遠千里背著一大箱子書就知道,他是個愛書如命的人。 更別說林為民送給他的這幾本書都是極為稀有的古籍善本,價值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 “這……我……” 一向能言善辯的阿誠一時間有些張口結舌。 林為民這時笑著說道:“就當是慶祝伱的第一篇發表在我們《當代》上,以后好好寫,爭取多發表一些,最好是能結集出版。” 面對林為民的美好祝愿,阿誠沒有言語,而是重重的點著頭,眼神堅定。 “嗯!” 送走了阿誠,林為民回到辦公室。 一雙又一雙眼睛盯著他,走到哪盯到哪,哪怕是臉皮厚到林為民這個程度多少也有點頂不住了。 “你們這是干嘛呢?”他不禁開口問道。 柳蔭嘆道:“我終于知道你小子為什么組稿那么厲害了!” “為什么?”林為民問。 柳蔭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賀啟智幽幽道:“投其所好,恩威并施,軟硬并用。” 姚淑芝補充道:“最重要,肯花錢!” 其他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后面這句太重要了。 林為民不由得唾棄道:“庸俗!太庸俗了!你們這思想啊,狹隘!” 可惜,他這套對于那幫作者好使,對于同事們好像不太靈。 大家對他的話嗤之以鼻孔。 這小子的手段大家羨慕歸羨慕,可實在是學不來啊! 幾百上千塊的稿費說借就借,一看就不便宜的古籍善本說送就送。 如果這幫人活到后世,大抵會朝林為民唾上一口痰,罵一句:“狗日的人民幣玩家!” 又一日,榮世輝已經出院,現在在家養病,林為民代替他到文研所給學員們上課。 有了之前那堂課的交流,學員們對他并不算陌生,課上的氣氛非常融洽,林為民親和、幽默的風格贏得了大家的歡迎。 一堂課結束,下了課林為民沒有著急走,而是跟大家聊起了天。 這幫學員,每一個都是發表過作品甚至是獲得過全國獎的作者,很多人進一步就可以調入文協成為專職作家,這可都是《當代》的潛在供稿人啊。 在林為民的眼中,可這都是一茬一茬的好韭菜啊! 錯過這樣的機會,天理不容! 大家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文研所最近的大事。 最近所里流傳了兩件大事。 一件是下半年所里將會有一場考試,所里的第七期文學編輯班和第八期文學創作班的學員們一旦考試合格,將會在文研所畢業后被錄取到燕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插班學習一年,1987年暑假前畢業,發給燕京大學四年制本科畢業證書。 而另一件事則是,文協正在向上面打報告,將文學研究所這個中國作家的搖籃改建為國立文學院。 聽這名字,國立文學院,比文學研究所氣派了十幾二十條街。 這兩件事,相輔相成。從林為民他們進文研所學習的時候就在謠傳,并且當初為了學歷的事,所里還特意經過文協向部里打過報告,可惜沒通過。 要不然林老師現在就是燕京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學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