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少是少了點-《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1/3)頁
中華文學基金會成立于1986年,總之,這個組織很牛逼,以下省略。
林為民在穿越前參加的閱讀活動就是基金會每年策劃的眾多活動當中規模很小的一個。
他記得基金會最開始是找了著名的香江愛國商人霍官泰募集了五百萬港元,作為基金會的啟動資金的。
八幾年的五百萬港元,對于國內來說是一筆龐大的數字,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筆至關重要的捐款,才為基金會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張奇的話,林為民知道,他在萌發了創立基金會這個念頭之后,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
在當今的中國文壇,誰不知道林為民有錢啊!
在國內的稿費標準本身已經是第一流的,作品產出還非常多,稿費已經碾壓眾多同行。
同時作品在電視劇、話劇方面改編比較多,同樣也有不菲的收入。
最關鍵的就是作品海外出版,關于林為民作品海外出版獲得巨額稿費的事這兩年在國內文壇傳的沸沸揚揚。
一開始說是幾萬米刀,后來變成了十幾二十萬,今年就更夸張了,居然有百萬米刀之多。
這么大的肥羊,沒有不來薅的道理啊!
林為民跟霍官泰的身家比不了,但如果成為中華文學基金會的第一個捐資人,這個名頭好像也不錯。
有了這份大義,未來基金會成立,混個理事不過分吧?
會長都是國內九袋長老級別的,我這怎么著也得算個護法了。
這樣一想,這筆錢掏的不虧啊!
林為民哈哈笑道:“好,這個名字好!夠大氣,就沖這個名字,我也得捐些款項!”
張奇聞言頓時大喜,“哎呀,真是太感謝了!太感謝了!”
先甭管能捐多少,林為民是張奇找的第一個作家,能化來錢就已經是開門紅了。
林為民大笑過后,又故作沉吟。
張奇一瞧他的臉色又忐忑起來。
這怎么個意思?還想變卦是怎么著?
“既然都叫中華文學基金會了,怎么著也不能太寒酸!”林為民嘟囔道。
張奇松了口氣,原來是在考慮這個問題,聽著林為民的口氣,他心中多了幾分期待。
“我在銀行里還有五萬塊錢,少是少了點。”
張奇聽到林為民的話,心中一喜,五萬塊錢!
不少了,不少了!
他本來以為能化來萬把塊錢就不錯了。
他可不是光奔著林為民一個人來的,但凡是國內有名有姓的作家、文壇前輩,都被他記在了小本本上,一個都跑不掉。
一個人幾千塊,一百個人就是幾十萬,有了這些錢,他就可以把基金會的籌建工作啟動起來。
然后再借著這幫文壇前輩的名頭,去忽……游說一些企業和商人,這基金會不就弄起來了嗎?
“哎呀,林老師,真是感謝您的慷慨解囊啊!”
張奇握著林為民的手使勁的搖著,差點把林為民的隔夜飯給搖出來。
“停停停,您先等會再搖。”
林為民將手從張奇那里抽出來,“我是說,五萬塊少了點,恰好之前我的在香江發表得了些稿費。”
在香江發表?
張奇詫異,這是什么時候的事?國內這幫同行可是一點都沒聽到風聲啊!
“林老師的作品還在香江發表了?什么時候的事?”
“也是湊巧,正好有香江的前輩找過來。就去年年末,發表的話……”
林為民遲疑,他光顧著收稿費了,沒怎么關心《星島晚報》的連載情況。
“應該是今年年初吧。”他隨口說了一句。
張奇又是一頓恭維,以前光知道林為民的作品出版到了米國泥轟,現在香江也發表了,這不是奔著國際知名的大作家去了嗎?
“那稿費……”張奇又問了一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