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什么事?” 佟鐘貴進門,身后還跟著個年輕人,光看長相,十分老實中帶著三分樸實和七分雞賊,讓人看一眼便印象深刻。 “林老師,您還記得上次我給您看的那篇嗎?這位就是作者柳震云同志!” 佟鐘貴將年輕人介紹給林為民。 林為民起身笑著和柳震云握手,“你那篇《塔鋪》寫的很好啊!” 柳震云有些受寵若驚的說道:“您過獎,您過獎。” 林為民請他坐下后聊起來才知道,他是78年考入的燕京大學中文系,82年畢業后分到了《農民日報》工作。 他從上大學之前就已經在寫,不過當時并未發表過什么作品。直到79年才正式發表了第一個短篇《瓜地一夜》,這幾年陸續發表了一些,都是短篇,用他自謙的話來說“沒什么人看過”。 “沒什么人看過”肯定是夸張的說法,應該說是沒有什么比較大的影響力才對。 這次《塔鋪》被《當代》錄用,柳震云是來領稿費的,他就在燕京工作,收到佟鐘貴的消息,直接就來了《當代》。 《當代》的稿費發放一般都是作品確定發表的當月通知作者。 佟鐘貴第一次給林為民看柳震云那篇《塔鋪》是在五月份,稿子發表卻是定在了十一月份,由此可見《當代》如今的積稿程度。 柳震云在聊天的時候提到今天來《當代》取稿費,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給林為民見一面,他跟佟鐘貴說了這個請求,佟鐘貴這才把他領了過來。 林為民攤了攤手,笑道:“也沒什么好看的,都是一個腦袋兩只手。” “林老師的腦袋跟我們不太一樣,蘊藏著大智慧。前幾天看您的《大明王朝1566》,權謀詭計信手拈來,書中人物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用意之深,讓人嘆服!” 跟馮曉剛簡單粗暴的馬屁比起來,柳震云的恭維就顯得段位高多了。 小伙子會說話,有前途啊! 聊了半個多小時,見時間也差不多了,柳震云適時的提出了告辭。 等他走后,佟鐘貴有些感慨。 他是南方人,說話卻方方正正,很少懂得拐彎抹角,反倒是柳震云這種中原人士,說起話來極有技巧,讓他自嘆不如。 林為民笑道:“每個人都有優點缺點,你不能拿自己的缺點去和別人的優點比。” 佟鐘貴問道:“林老師,那您覺得我跟柳震云比,有什么優點?” “文學上……” 林為民沉吟了一下,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貌似倆人相差距離并不大。 “現在你們倆都還年輕,看不出什么來。” 佟鐘貴每次聽到這個話總想接一句:您歲數也不大啊,可他不敢。 “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 “什么?”佟鐘貴問道。 林為民眼神真誠,語氣無比篤定。 “你比他長的帥!”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