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林為民的安慰讓陶慧敏又開心了不少,他繼續道:“我雖然不太看好燕影版《紅樓夢》,但對于你這樣初出茅廬的演員來說,這卻是個難得的機會。” “為什么不看好燕影版《紅樓夢》呢?”陶慧敏好奇的問道。 “《紅樓夢》這種鴻篇巨制跟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本身就有著天生的沖突。 《紅樓夢》奇在情,也在曹雪芹描繪的各色人物和社會狀態。可電影的篇幅有限,怎么可能將浩瀚如海一般的內容完全呈現呢? 就算是謝導他可以把這些內容都拍出來,可電影不同于電視劇,在家里打開電視就能看,都是要上電影院去看的。這么一部宏大的電影,哪怕是拍的再短,也得分個好幾部上映才行。 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別看現在看電影的人很多,好像是大眾藝術,只要你去電影院就能看。 但就是恰恰就是因為這個看上去不像是門檻的門檻,就把大部分對于《紅樓夢》感興趣的觀眾擋在了電影院門外。 除此之外,分幾部電影上映,觀眾也很難一部部的追下去,這些都是燕影版《紅樓夢》要面對的問題。” 陶慧敏聽林為民說完,不覺點頭認可他的話,“那照你這么說,豈不是電視版《紅樓夢》要比燕影版成功的機會高得多了?” 林為民頷首,“不錯!” 別看央視的電視劇版《紅樓夢》啟動的早,但實際上在兩部《紅樓夢》的不同版本未接受大眾檢驗之前,燕影版的聲量一直是遠超電視劇版的。 謝鐵驪是國內名導,燕影廠投資超千萬,創下了國內電影界的記錄,連紅到發紫的劉曉慶在電影里都只能演王熙鳳,這不比電視劇那幫清湯寡水沒名氣的小年輕更有看頭得多了? 但真正等到《紅樓夢》電影和電視劇全部呈現到觀眾面前之時,無關藝術形式,而是傳播途徑的差距,讓兩者在影響力方面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燕影版《紅樓夢》畢竟是電影,只能上映一個月或者是幾個月時間,可央視的電視劇卻能夠一直重播。 林為民腦海里此時飄過一個“惡魔笑”的卡通王福林,對著謝鐵驪說:“你拿什么和我斗?” 后世很多年輕一點的觀眾經過2010版《紅樓夢》的洗禮,再看87版電視劇《紅樓夢》簡直驚為天人。 很多人壓根沒聽說過燕影版《紅樓夢》,一聽《紅樓夢》還有燕影版的,他們又沒聽說過,想當然的便以為自己沒聽說過是因為電影拍的很差。 實際上,在播放之初真正評價差的是電視劇版《紅樓夢》,因為魔改后四十回,且劇情割裂,電視劇播放之初遭受到了不少觀眾的批評。 但這部電視劇畢竟是央視和王福林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拍攝的,質量有保障,在度過了最開始的惡評潮之后,隨著時間流逝,口碑也在慢慢逆轉。 燕影版《紅樓夢》跟電視劇的不同在于,上映時的口碑很好,但電影下映了,這個熱度一旦過了,就幾乎沒有人再討論了,更別提現在國內電影那拙劣到雞肋的宣發手段,上映過后無人問津是常態。 所以說,有時候努力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擇。 你一個上映了一遍就“查無此人”的電影,拿什么和可以隨時重播的電視劇比呢? 看似不起眼的門檻和傳播途徑的狹窄,決定了燕影版《紅樓夢》注定只能獲得一時的熱度。 而龐大的電視劇群眾基礎,也決定了電視劇版《紅樓夢》的一代經典。 現實往往就是這么吊詭! 距離燕影版《紅樓夢》的試鏡尚有兩個多月才開始,《女醫傳》已經拍完,陶慧敏不可能一直就在燕京,只能暫時先回之江那邊,等到試鏡的時候再過來。 這天林為民送她去火車站,陶慧敏依依不舍。 “過去待一段時間也沒關系,我過段時間可能會去米國,你就算是在燕京,咱們也得分開。家里的鑰匙你也有,到時候如果你回燕京了,我還沒回來,你就自己住一段時間。” 林為民一番安慰加叮囑,陶慧敏乖巧的點著頭。 送走了陶慧敏,林為民回到國文社上班,碰巧謨言和章藝謀聯袂來到國文社。 第318章審核了,等待解封中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