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在廚房忙碌的劉海燕聽見聲音,出來照著孩子的屁股就是幾巴掌,“讓你淘氣!讓你淘氣!” “哇哇哇!”孩子哭的撕心裂肺。 林為民嗑著瓜子幸災樂禍,該!讓你禍害我的魚! 其他人絲毫未覺,仍在聊天。 沉寂了許久的什剎海小院今天格外的熱鬧,大外甥夫妻倆、曲小偉一家、鄭國一家、石鐵生一家、于華、謨言、汪碩夫妻倆、佟鐘貴…… 燕京的朋友能來的基本都來了,大家聽說林為民要去米國待一段時間,高高興興的來送行。 “兩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夠為民見識資本主義的花花世界了。”曲小偉調侃著。 “為民可千萬記著,老米的糖衣可以吃,但炮彈一定得送回去!”鄭國附和道。 “哈哈!”眾人大笑。 七八個男同志坐在院子里聊天,石鐵生坐的是輪椅,林為民一手扶著輪椅的把手,其他人或坐或站,謨言則蹲在汪碩的旁邊。 聊天的話題五花八門,除了調侃林為民,大家談論的最多的話題自然是文學和創作。 石鐵生最近剛寫完《插隊的故事》這篇中篇,稿子已經交給了林為民,編輯部審稿通過,預計會在七月份跟讀者見面。 前年冬天,林為民帶著石鐵生去陜西追愛,順便回了趟陜北他插隊的關家莊。 石鐵生回到燕京之后就一直想寫一部關于他插隊時的故事,其實這幾年他的作品中陸續都有提過當知青那會兒的事,但寫的都不夠細,不夠讓石鐵生懷慰。 他終于在醞釀了一年多之后,把這部《插隊的故事》寫了出來。 《插隊的故事》聽名字就可以歸結到知青文學里去,再往大了說,叫傷痕文學也行。 這年頭的知青文學很多內容都是帶著強烈的負面情緒和控訴的,再過幾年,還會淪落為小黃文。 如梁曉聲一般對于知青經歷進行歌頌的,并不是特別廣泛。 石鐵生對于知青經歷的描述跟這兩者又有些不同,在他的里,你看不到那些大喜大悲、熱血或是冷漠,如果硬要比的話,林為民覺得他的風格就像是關家莊前的那道清平川,寧靜、溫暖、淡然。 聊到稿子,于華嘴賤的問起了石鐵生稿費的問題。 “千字十八塊。”石鐵生如實相告。 于華當時瞪大了眼睛,“這么高?” 謨言詫異的看向于華,“你經常去編輯部逛,難道不知道?現在稿酬標準提高了啊!” “我知道啊,可千字十八塊……” 于華的話沒說完,因為有點得罪人。 千字十八塊也太高了! 于華并非覺得石鐵生不應該拿這個數字,只是這個價格和以前對比的變化之大,讓他措手不及。 汪碩一臉笑嘻嘻,“這有什么的,我之前給編輯部那篇中篇也千字十五呢!” 說到這里,他朝林為民埋怨道:“大家都是中篇,憑什么鐵生比我貴三塊?” 于華看著汪碩向林為民開炮,心想千字十五塊還嫌少? “你就知足吧!能發就不錯了。先跟你說好,你那篇稿子發完編輯部肯定挨罵,你也好不了,沒人給你兜著。” 能被評為痞子文學,不挨罵是不可能的。 林為民做主同意發表汪碩的那篇《頑主》,就已經做好了挨罵的準備。 好在,他馬上要去米國,炮火就讓老覃一個人先頂著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