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33章 《情人》獲獎-《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3/3)頁

    西44街上的撒狄斯是百老匯戲劇工作者們經常光顧的餐館之一,這里跟綠苑酒廊一樣,見證過無數百老匯劇目的首演慶功。

    1946年,女演員安托瓦內特·佩里去世后,她的好友,戲劇制作人、導演布魯克彭·伯頓在撒狄斯吃午飯時,生出了要設立一個戲劇獎紀念托瓦內特的念頭,于是便有了后來的“托尼獎”。

    許多年間,撒狄斯一直都是宣布托尼獎提名候選人的地方,讓這家餐館在百老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林為民邊吃著飯,邊和馬克夢介紹著關于撒狄斯的掌故,讓馬克夢不禁有些感嘆。

    “明明我才是個米國人,到了紐約反倒是你成了主人!”

    林為民笑道:“誰讓我有時間呢?”

    林為民說的沒錯,對于很多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來說,那里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只有工作和睡覺。而那些城市的熱情,只有對有閑有錢的人才會開放。

    “婊子一樣的大蘋果城!”馬克夢一時感慨,咒罵了一句。

    兩人吃完飯,從撒狄斯出來外面恰好已經黑了下來。

    這個時候,也是百老匯真正蘇醒的時候,黑暗點亮了所有百老匯的細節,劇院的霓虹、射燈下的海報,還有等待著入場的觀眾們。

    馬克夢是個米國人,但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來紐約,也是第一次來百老匯,竟然生出一種鄉下人進城的感覺。

    “林,我突然發現我得感謝你。”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我他么才發現,原來紐約還有這一面!”

    馬克夢說完,兩人對視了一眼,笑了起來。

    兩人來到巴里摩爾劇院,買了票進入了劇院。

    已經上演了一年多時間的《觸不可及》在百老匯很受歡迎,這一點可能跟前幾年戲劇界一味的追求戰爭反思有關系。

    米國版的《觸不可及》的背景是越戰,從1965的局部戰爭到1975的撤退,十年的越戰給米國帶來了徹骨的疼痛。

    58000多名米國軍人死去,高達4450億美元的各項投入血本無歸,約翰遜、尼克松兩屆政府被拖入泥潭而黯然下臺。

    這場戰爭所造成的米國社會的撕裂和民眾間的觀點對立,遠超過后來的任何一場戰爭。

    在這樣的背景下,米國的文化界出現了一批大量描寫戰爭殘酷、反思越戰得失、分析越戰成因與影響的新聞、傳記和文藝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衛·雷勃和他的“越戰三部曲”。

    《帕夫洛·赫梅爾的基本訓練》、《飄帶》、《棍棒與骨頭》,三部話劇作品在七十年代的米國獲獎無數。

    但也可能是連續多年的反思、矛盾和對立,讓米國人已經對這種思維方式感到厭倦。

    恰在這時,同樣是越戰背景,《觸不可及》以輕松、幽默、溫暖的風格出現在米國觀眾的面前,一掃大家看到“越戰三部曲”的那種深重、沉痛和憂郁,讓很多人通過另一種輕松的方式感受到了戰爭帶給人民的痛苦,帶給無數觀眾一種笑中帶淚的感動,令人印象深刻。

    馬克夢從劇院走出來,再次感嘆道:“林,這一版《觸不可及》改編的可真好!難怪會大受歡迎!”

    不需要去看媒體的評論,光是從劇院當中觀眾們的反應,馬克夢就知道《觸不可及》在百老匯的受歡迎程度。

    “阿瑟·米勒先生為這部作品貢獻了很多。”

    林為民并不是客套,如果沒有阿瑟·米勒在,《觸不可及》本土化不會取得這么大的成功。

    馬克夢點頭,說道:“你可真是個好運的家伙!”

    林為民笑道:“這種運氣你羨慕不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