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過了個年,領導的水平又提高了。 剛恢復工作,林為民懶懶散散的摸了一天魚,有點朝老咸魚發展的趨勢。 下班的時候,他到編輯部招呼了一聲晚上聚餐,辦公室內頓時一片歡呼,林主任的威信再次歸來。 老地方,東來順。 肉香四溢,人聲喧鬧。 剛過了年不長時間,下館子聚會的人不在少數。 這三個月時間,林為民基本沒怎么出現在國文社,《當代》編輯部的工作卻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要是放在后世,老板發現有他沒他都一個樣,早就給開了。 還是公家飯碗捧著香啊,林為民心中感嘆著。 這時就聽見幾個同事在聊最近的物價,大家怨聲載道。 年前剛發了獎金,本以為能過個肥年,可剛過完年,小道消息傳的滿天飛,都說物價要徹底放開。 還沒等官方辟謠呢,不少生活物資的價格已經水漲船高。 歷數八十年代這十年,物價每年都是一個變化,時不時的就會來一波搶購潮。 83年國家決定降低化學纖維織品價格,適當提高棉紡織品的價格。 通知傳達的當天,全國各地百貨大樓各棉紡織品柜臺前就排起長隊,毛巾、童裝等柜臺前也圍滿了顧客,排隊搶購持續到深夜。 也是在這一年,年末商業部發布通知,全國臨時免收布票、絮棉票,對棉布、絮棉敞開供應,出于擔心,國內再次發生了大規模搶購紡織品的情況。 這幾年,從日用百貨到家具家電,就沒有不搶購的。 說到底,無非是常年物資匱乏,再加上物價攀升幅度較大,讓老百姓們心里沒有了安全感,才會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潮。 現在已經是88年了,改革開放歷史上最大的一波搶購潮就會在今年發生。 林為民深知歷史的發展軌跡,卻也無可奈何,這是國家發展的陣痛。 這頓聚餐后沒幾天,便有消息從滬上傳來。 自3月1日起,滬上調整了280種商品的零售價,這些商品大都屬于小商品或日常生活必需品,價格漲幅均在20%~30%。 消息一傳出來,引起了燕京城老百姓們的一片熱議。物價暴漲,直接影響了老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沒有什么新聞能比這更讓老百姓關注的了。 滬上是國內的經濟重鎮,同時也是改革急先鋒之一。 明面上雖然沒有說“價格闖關”,但實際行動已經驗證。 這一年,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