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有風骨-《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2/3)頁
他又道:“NC我看了,《燕京青年報》上的那篇報道我也看了。那句話是你說的吧?”
林為民笑了笑。
“不錯,真不錯。有老一輩無|產階級文學家的風骨!”
這話夸的讓林為民有點惶恐,懷疑領導是不是對他不懷好意。
結果等了半天,直到出辦公室,也沒見領導提什么過分的要求,林為民不禁為自己的小人之心羞愧。
怎么能這么想領導呢?
回到國文社,程早春把林為民找了過去,問他《無論如何,人生是美麗的》的中文版寫的怎么樣了。
“快了,快了!”林為民非常沒有誠意的敷衍道。
“這都多長時間了,你小子就不能上點心?”
“這不是忙嘛,過幾天,過幾天一準兒寫好。”
聊了幾句,程早春又轉移了話題,說道:“上個月那部《天臺蒜薹之歌》……”
“咋了?”林為民立刻警覺了起來。
“還能咋了,敏感唄,以后注意點。”
林為民疑神疑鬼,想起了他去領導辦公室時與程早春的擦肩而過,“是不是領導跟你說啥了?”
“猜到你還明知故問?我看你小子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瞧你這話說的,好像我故意跟領導你做對一樣。”
“你跟我做對的時候還少嗎?”
“這么聊天太傷感情了。”
玩笑了幾句,程早春正色道:“以后多注意。”
“知道了,下次一定。”
《天堂蒜薹之歌》發表在4月的第四期《當代》上,反響平平,但也恰恰是因為這樣的口碑讓這部滿含銳氣的沒有像很多針砭時弊的作品一樣,惹起眾多爭議。
謨言對這部的反響有些失望,他本以為這部會引起一定的反響。
“你小子的想法有點危險。有反響可不一定是好事,現在這樣不是蠻好的嘛!該看的也看過了,還不需要承擔什么輿論上風險。”
林為民的勸解讓謨言點了點頭,這樣說也沒錯。
林為民又道:“這部處理的確實是粗糙了一些,不能因為立意就忽略了創作上的追求。”
謨言道:“這次長了個教訓。”
下了班,林為民的車子開上了西直門內大街,過了新街口,停在了永璂貝勒府門前。
從去年夏天接收了這里,李光復幫林為民找來了水木的郭黛姮教授來負責這處府邸的改建工作,如今已經過了半年多的時間。
林為民進門的時候,院子里的工人們正在下班。
半年多時間,這里幾乎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明顯的改變。
“唉!我們低估了改造這處府邸的難度。”
郭黛姮跟林為民聊天的時候有些不好意思,在她給林為民的計劃里,永璂貝勒府的改建工作只需要一年半的時間。
可按照目前的進度,就是兩年也完不了。
既要保持建筑的原汁原味,又要在內部進行不失原本韻味的現代化改造,難度太大了。
以前她負責的古建筑修復,只有一個目的,反而比較好做。
林為民笑道,“沒事,不著急,什么時候干完什么時候算。”
這一兩年時間他銀行賬戶里的存款不斷膨脹,速度越來越快,已經不知道該干點什么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