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書與我有緣!”這人,有點狗啊!眼鏡白人小伙兒表情悻悻,眼睛仍不死心的在林為民手上瞟著。 林為民并不在意他的眼光,將書給了在一旁等著的陶慧敏,低頭繼續翻書。 又翻找了好一會兒,確定這批書當中沒有自己中意的書之后,林為民才和陶慧敏兩人捧著一堆書來到門口的款臺。 “林,真希望你這樣的顧客能天天來!”書店老板喬納森一臉笑容的說道。 “如果你每天都進新書的話,我可能會每天都來。”林為民笑哈哈道。 像西區人這種二手書店,賣書基本不走量,十天半個月會進一批二手書,數量也不多,一兩百本都算是多的,很多老顧客都會專門在這一天跑到書店來挑書。 林為民三年前來米國的時候,每次都會買數百米刀的書,是店里少有的大客戶,給老板喬納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這段時間,林為民再度出現在西區人,喬納森一眼就認出來了他,攀談之下才知道他原來不是米國的亞裔,而是來自中國。 喬納森心情大好的給林為民結賬,算到《十一種孤獨》這本書時,理查德感嘆了一聲。 “理查德·耶茨可惜了!”林為民看了一眼書封上的名字,說道:“他生錯了祖國。”喬納森一臉受傷的表情, “林,你對米國的意見太大了!” “我只是替理查德·耶茨惋惜而已,我說的不對嗎?” “你······”喬納森有心想反駁林為民一句,可看著那本破舊的、曾經擺在書店書架里無人問津,最后被迫被掃到二手書店里的,他的辯解化作了一聲無奈的嘆息。 “也許吧,你說的對,米國人配不上他這樣的作家。”兩人的對話引起了剛走過來準備結賬的那兩位白人小伙的不滿, “先生,并不是所有米國人都對理查德·耶茨不屑一顧,很多米國讀者都非常喜歡耶茨先生的作品。”林為民笑了笑, “米國這么大的國家,當然有喜歡耶茨先生的讀者。可惜,這些讀者養不活耶茨先生啊!”倆白人小伙被林為民兩句話給干沉默了,事實勝于雄辯,這讓他們心里有些憋屈。 說起理查德·耶茨,大概在世界范圍內也再找不出一例比他的人生還要吊詭的作家了。 理查德·耶茨是米國六十年代最為知名的家,后世由小李子和凱特·溫斯萊特主演的電影《革命之路》就是根據他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革命之路》改編的。 這部在面世以后為理查德·耶茨贏得無數的贊譽,并且和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一起被入圍了當年的米國國家圖書獎,可惜未能獲獎。 隨后他筆耕不輟,先后出版了《十一種孤獨》、《天意》、《擾亂平靜》、《復活節游行》、《好學校》、《戀愛中的騙子》、《年輕的心在哭泣》、《冷泉港》等多部作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