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兩人溝通過后,第二日,林為民便將《黃金時代》手稿的復印件寄往了香江。 編輯部的工作內容比較固定,林為民離開這么長時間,大家的工作一直進行的有條不紊,無非是做決策的換了個人。 林為民花了兩天的時間大致翻了一下最幾個月的刊物,四五月刊物上的作品基本都是他負責終審的,看著并不陌生。 不過到了六七月份,就有一部分是林為民沒看過的了。綜合看來這幾個月的稿子水準一如既往。 只是有一個問題,《當代》已經連續好幾個月沒有重量級作品發表了,近幾個月來所發表的作品,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引起什么強烈的反響。 看完了近幾個月的稿子質量,林為民又翻閱了編輯部內現存的稿件,然后給同事們開了個會。 開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組稿。《當代》如今每期銷量穩定超過150萬冊,是國內純文學領域當之無愧的 “一哥”,連《收獲》也無法望其項背。編輯部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成百上千封的投稿信,再加上那么多在《當代》發過作品的作家,還有《當代》一手發掘和培養出來的作家們,《當代》從來沒有為稿件來源發愁過。 但不用愁稿子,并不代表編輯們就不用組稿了。最近這幾期刊物質量雖然沒有明顯的下降,但缺少有影響力的作品卻是不爭的事實,這個時候就需要大家發揮主觀能動性,看看能不能組來一些質量上乘的稿子,提振一下刊物近期的影響。 林為民面容沉穩,語氣淡定自若的向大家講述完他的想法,眾人先后發言說了一下他們各自負責的作者們最近的創作情況。 輪到佟鐘貴的時候,他提到了阿萊。 “林老師,前一陣阿萊跟我說他的寫的差不多了,我讓他把稿子郵寄過來。他不放心,說是要自己送到燕京來,估計這幾天就能到燕京。”林為民的表情有些振奮, “阿萊的寫完了?他的效率還蠻高的嘛!”林老師夸別人效率高,大家也就是聽聽,再快也沒有林老師快。 佟鐘貴提完阿萊的隔天,阿萊便背著個行李包來到了編輯部。 “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昨天小佟剛提到你,你就來了!”林為民見到阿萊表現的很高興。 阿萊一路風塵仆仆的趕到燕京,剛坐下喝了幾口水,便急忙把稿子拿了出來,他這次來燕京就是為了送稿子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