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希望小學-《1980我的文藝時代》
第(2/3)頁
“呸呸呸!哪來的這么多沙子啊?”客車上基金會的年輕人小宋有口無心的抱怨了一句。
接林為民等人的客車是西吉縣政府特意調來的,車上的秘書長一臉歉意,笑道:“實在是對不住。我們這里就是這么個天氣,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里夾雜的都是沙漠和戈壁來的沙石。”眾人朝車窗外望去,天色因為風沙而暗沉,讓人心情難以愉悅。
林為民一行人被安排到了縣里招待所,晚上縣里安排吃了頓飯。招待所條件簡陋,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是希望小學啟用的日子。
興隆鎮(zhèn)是西吉縣最南端的鎮(zhèn),希望工程第一批10所希望小學之一就建在這里。
客車在土路上顛簸了近一個小時,眾人才來到鎮(zhèn)上。興隆鎮(zhèn)說是鎮(zhèn),但實際上除了鎮(zhèn)政府和七所八站這些職能部門之外跟普通的村子并沒有多大的差別。
車子行進到興隆鎮(zhèn)上并沒有停下,而是繼續(xù)行駛,又走了幾公里,到了村子里才停在了掛著
“西吉縣興隆鎮(zhèn)希望小學”牌子的校門前,一早等在這里的鎮(zhèn)領導立刻上來打招呼。
今天來的不僅有林為民等基金會的人和媒體記者,還有各級政府的領導和當?shù)氐拿襟w記者們。
希望工程第一批希望小學落地在三西地區(qū),每一地的政府都很重視希望小學在當?shù)氐慕⒃谝欢ǔ潭壬暇徑饬水數(shù)亟逃Y源上的匱乏,也算是幫政府解決困難。
況且希望工程聲勢浩大如果未來發(fā)展順利的話,說不定會建設更多的希望小學,由不得這些領導不重視。
幾十個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剛修建好的希望小學,鎮(zhèn)里的人給大家做著介紹。
興隆鎮(zhèn)是西吉縣最南端的鎮(zhèn),經(jīng)濟發(fā)展滯后,鎮(zhèn)里32個自然村,小學數(shù)量卻沒有那么多,大多是幾個村子共享一所小學。
各個小學的辦學條件也非常差,校舍都是當年村民們響應政府的號召自發(fā)建的,每所學校的學生都不多,當?shù)亟?jīng)濟貧困,很多家庭對于送孩子上學也很抵觸。
興隆鎮(zhèn)希望小學是經(jīng)過了基金會年輕的工作人員們跋山涉水實地考察的,最后選擇在了校舍條件最差的于家灣。
第(2/3)頁